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159章 提前完成收割任务

第159章 提前完成收割任务

“希望他们家多分几斤粮食。”沈东升喝两口水,说道:“我不想看这个,咱俩去打谷场。”

打谷场在村口,人们把小麦摊开,两头毛驴拉着石碾子,一遍又一遍的碾压。

碾压完,人们把碾碎的秸秆堆成垛,把麦糠堆成堆。

阵阵热风吹过,人们赶紧用木锨抛洒麦糠,风力吹走麦糠,黄澄澄的麦子落在地上。

沈东升想起未来的收割模式,联合收割机直接开进麦田,然后麦粒就出来了。

“果然,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农民也比现在幸福。”

“小沈同志,你干嘛总说未来,你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吗?”

萧香莲噗嗤一笑,拉着沈东升去树荫下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沈东升天天来到麦场,继续给同志们打杂。

“小沈,这是咱们五队的最后一批麦子,收完这批,夏收就结束了。”

“哦,那是不是该交公粮了?”

“是啊,交公粮,到时候你陪我一起去交公粮。”

萧香莲轻声叹息,坐在沈东升身边,双手抱着膝盖,看着前方的打麦场。

麦场中,人们用麻袋装粮食,用磅秤统计重量,用架子车拉到5队仓库。

副队长沈刚拿着账本过道:“萧队长,粮食的总产量算出来了。”

萧香莲从他手里接过账本,从头到尾仔细看,看完又把账本递给沈东升。

账本上是粮食入库记录,五队共有100亩麦田,总共收获1万四千斤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40斤。

未来的麦田平均亩产800斤,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沈东升忍不住摇头:“苦啊,咱们这代人真苦。”

“东升啊,别叫苦了,人生下道。

他从兜里掏出几粒麦子:“萧队,可以交公粮了,你尝尝。”

萧香莲有些懵,不知道沈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让自己尝粮食。

她以前是川渝蓉城人,来沈村大队不到一年,对农业上的事不是很了解。

沈东升从沈刚手里拿走麦子,捏两粒放在嘴里,用牙齿咬一下。

“嗯,麦子已经干了。”沈东升把剩余的麦子给萧香莲。

给她科普:“用牙咬麦子,如果有咯牙的感觉,如果能听到嘎嘣的声音,才能去粮站交公粮。”

萧香莲捏两个麦子放嘴里,用牙齿使劲咬,果然听见嘎嘣的声音。

“刚叔,今年交粮的政策还是照旧吗?”沈东升问道。

“对,今年还是三七开,每亩地上交三成粮食。

另外,还要上交两成的统购粮,每斤还是7分钱。”

沈东升提笔算账,公粮是无偿上交,亩产140斤小麦,需要交42斤。

统购粮是国家出钱购买农民的粮食,每斤7分钱,两成就是每亩28斤。

“刚叔,凤梨镇上的小麦卖多少钱一斤?”沈东升问道。

“好像是1毛1分钱,黑市上的小麦更贵一些。”沈刚说道。

100亩地要交给粮站七千斤粮食,五队只能得到196元,用于购买农药、生产工具等等。

公粮和统购粮是支援国家工业建设,说白了就是给城里人吃。

每亩地留下30斤麦种,也就是3000斤。

剩下的4000斤,就是五队社员可分配的粮食,5队有老老少少60多口人。

沈东升不敢再算,这些小麦肯定不够吃,主食还是秋季的红薯、土豆等蔬粮。

“苦,现在的农民真特么苦。”沈东升忍不住爆粗口。

“小沈,想一些开心的事嘛。”

萧香莲柔声说道:“咱们大队今年的夏收工作,比往年少用了4天,这都是你发明长臂铲的功劳。”

“不。”沈东升似笑非笑,说道:“整个公社都知道,长臂铲是你发明的。”

“哈哈……”沈刚笑了,说道:“你们两个将来会成为两口子,所以长臂铲是你们家发明的。”

“沈刚叔,我不理你啦!”萧香莲又羞又窘,偷偷用眼角余光看沈东升。

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乌云,很快乌云就遮天蔽日。

一道闪电划破乌云,然后又听到打雷,然后就是倾盆暴雨。

沈东升看看手表,从乌云密布到大雨倾盆,整个过程还不到5分钟。

“小沈,快走呀。”萧香莲急忙拉扯沈东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