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174章 我叫沈小玲

第174章 我叫沈小玲

沈东升和魏振邦的赌约正式开始,沈村马上召开全体社员大会。

魏振邦在大会上发言,特批五小队种植稻米,其他小队继续种红薯。

同时又交代萧香莲和五队社员,一切生产行动,都要听沈东升的安排。

沈东升准备投资一百亩稻田,秋后收获四万斤大米,赢取价值150万的邮票。

他回到未来世界,给女朋友打个电话,坐出租车去诗升珍宝坊。

有一对准备结婚的情侣,打算举办一场中式婚礼。

女生自诩小公主,公主出嫁当然要有送嫁大将军,所以他们想租13副铠甲。

这13副铠甲是韩千山花钱定制的,租金谈拢后,韩诗诗送他们离开。

沈东升弱弱地问道:“宝宝,你还做婚庆业务?”

“挣钱嘛,不丢人。”韩诗诗翻个白眼:“你最近忙啥呢,电话总是打不通。”

沈东升说道:“有个客户想出手特15天安门放光芒邮票。”

“卧槽!”韩诗诗兴奋了:“真的是特15天安门,价值150万的珍邮吗?”

沈东升点头:“是的,客户有出售的念头,但是操作起来很难。”

“他想要多少钱?你有没有照片?品相怎么样?”韩诗诗来劲了。

沈东升如实回答:“品相非常好,对方不让我拍照,至于多少钱嘛……

你先告诉我种植100亩杂交水稻的成本,我就告诉你对方的报价,”

“哎呀,专业对口了。”韩诗诗打开笔记本电脑,查询化肥、稻种等相关资料。

沈东升找到沈梅的微信,给她发一个笑脸,问问她办理银行贷款的进展。

在古玩一条街的外边,有一家星巴克咖啡馆。

沈梅正在和某银行的行长谈贷款,两人对面而坐。

“你的环保公司负债累累,农资公司规模太小,很难拿到三千万的贷款。”

“请王行长通融一下,我真的很需要这笔贷款。”

“梅子,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我真的很为难。”

被一个中年油腻大叔色眯眯的喊乳名,沈梅有种想吐的感觉。

这时,沈梅的手机震动,沈东升发来了消息。

“王行长,我可以打个电话吗?”沈梅轻声问道。

“我也要告辞了,咱们改天再聊。”王有为起身离开。

他去前台结账,把一个信封递给服务员,小声交代几句。

沈梅把位置发给沈东升:“有时间陪我喝咖啡吗?”

这时,服务员双手奉上信封:“女士,刚才那位先生给你的,他说晚上9点再聊。”

“谢谢你。”沈梅起身道谢,等服务员离开,从信封里拿出一把钥匙。

钥匙的正面写着沪上如家宾馆,背面写着房间号码。

“潜规则是吧?”沈梅一阵恶心,随手把钥匙丢进垃圾桶。

这时,沈东升又发来消息:“半个小时后,我和诗诗陪你喝咖啡。”

古玩一条街,诗升珍宝坊,韩诗诗打印一份文件,上面写着初步投资成本。

“宝宝,刚才我大概算了一下成本,你看看吧。”

化肥:每亩稻田使用100斤氮磷钾复合肥。

推荐史丹利牌复合肥,每袋100斤装,化肥成本大约260元每亩。

种子:每亩用2到3斤杂交水稻种子,推荐袁老培育的东方魔稻,每斤85元左右。

农药:拌种剂、除草剂、杀菌杀虫剂等等,平均每亩需要60元的农药成本。

沈东升觉得可以节省一些成本,比如除草剂,人工除草就行。

清单上还有土地租金,人工劳务费,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费。

60年代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投资成本可以进一步缩减。

沈东升计算成本,得出农药、化肥、种子的总投资在11万元左右。

11万元的投资,换回150万元的邮票,这个买卖可以做。

虽然种出来的水稻有农药化肥残留,还是转基因水稻。

但是产量高啊,在60年代谈养生是不合适的。

“宝宝,沈梅有一家农资店,咱们去找她,让她给咱们优惠。”

韩诗诗眨眨眼,说道:“那张特15天安门邮票,对方想要多少钱?”

“11万元,正好是一百亩稻田的投资成本。”沈东升嘿嘿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