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174章 我叫沈小玲

第174章 我叫沈小玲

款。”

“请王行长通融一下,我真的很需要这笔贷款。”

“梅子,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我真的很为难。”

被一个中年油腻大叔色眯眯的喊乳名,沈梅有种想吐的感觉。

这时,沈梅的手机震动,沈东升发来了消息。

“王行长,我可以打个电话吗?”沈梅轻声问道。

“我也要告辞了,咱们改天再聊。”王有为起身离开。

他去前台结账,把一个信封递给服务员,小声交代几句。

沈梅把位置发给沈东升:“有时间陪我喝咖啡吗?”

这时,服务员双手奉上信封:“女士,刚才那位先生给你的,他说晚上9点再聊。”

“谢谢你。”沈梅起身道谢,等服务员离开,从信封里拿出一把钥匙。

钥匙的正面写着沪上如家宾馆,背面写着房间号码。

“潜规则是吧?”沈梅一阵恶心,随手把钥匙丢进垃圾桶。

这时,沈东升又发来消息:“半个小时后,我和诗诗陪你喝咖啡。”

古玩一条街,诗升珍宝坊,韩诗诗打印一份文件,上面写着初步投资成本。

“宝宝,刚才我大概算了一下成本,你看看吧。”

化肥:每亩稻田使用100斤氮磷钾复合肥。

推荐史丹利牌复合肥,每袋100斤装,化肥成本大约260元每亩。

种子:每亩用2到3斤杂交水稻种子,推荐袁老培育的东方魔稻,每斤85元左右。

农药:拌种剂、除草剂、杀菌杀虫剂等等,平均每亩需要60元的农药成本。

沈东升觉得可以节省一些成本,比如除草剂,人工除草就行。

清单上还有土地租金,人工劳务费,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费。

60年代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投资成本可以进一步缩减。

沈东升计算成本,得出农药、化肥、种子的总投资在11万元左右。

11万元的投资,换回150万元的邮票,这个买卖可以做。

虽然种出来的水稻有农药化肥残留,还是转基因水稻。

但是产量高啊,在60年代谈养生是不合适的。

“宝宝,沈梅有一家农资店,咱们去找她,让她给咱们优惠。”

韩诗诗眨眨眼,说道:“那张特15天安门邮票,对方想要多少钱?”

“11万元,正好是一百亩稻田的投资成本。”沈东升嘿嘿笑道。

“讨厌,你不想说就算了。我去楼上换衣服,咱们去找沈梅。”

这时候,韩诗诗的手机响了,是刚才想租盔甲的那对情侣。

三分钟后,韩诗诗挂断电话:“宝宝,你自己去吧,客户要来租铠甲。”

沈东升给她一个拥抱,步行去星巴克咖啡馆,十分钟后走进星巴克。

沈梅向他招手:“东升哥,来这边。”

沈东升坐在她的对面,要了一杯白开水:“梅子,贷款进度怎么样了?”

“没有任何进度,愁得我掉头发。”沈梅双手抱头,盯着杯子里的咖啡发呆。

两人谁都不说话,沈东升看着她那颓废的模样,忍不住一阵心疼。

掏出农资清单:“我有一个朋友,他准备在乡下承包100亩稻田,你算算买这些农资需要多少钱。”

沈梅愣了三秒,急忙阅读清单,打开手机快速计算。

十分钟后,给出10万元的报价,比韩诗诗的估价便宜1万。

沈东升懒得说废话,直接用微信给她转账10万元。

“东升哥?”沈梅直接懵了,怀疑东升哥在无中生友。

这时,老天爷突然变天,刚才还是大晴天,现在乌云密布。

“我有急事。”沈梅站起来就走。

沈东升不放心,跑出咖啡,坐上副驾驶上:“梅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急事?”

“我大姨有精神病,只要打雷闪电就会犯病。”沈梅急红了脸。

“你别急,小心开车。”沈东升赶紧安慰她。

夏天的天气就是这么不靠谱,说变天就变天。

沈梅快速开车回小区,两人刚下车,天空又响起一声炸雷。

“贼老天!”沈梅爆粗口,咬着牙直接爬楼梯,掏出钥匙打开家门。

卧室传来惊叫声,沈东升跟她去卧室,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