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之力,引动天地造化之力,将震龙云衣炼做法相。
这次祭炼要麻烦的多,毕竟云衣不是普通灵材,内中还有一道震龙道禁,堪比一件法宝了。
法相是法符虚影,是秉承法符内的法术而成,刚祭炼出来时,重量、实体都没有,就是轻飘飘的一点心念。
就像北天玄武金风法台,就是朝其中炼入了玄水炁、玄水煞、以及玄水罡气,才把一道虚影炼成实体,有了重量跟形体。
现下余书洋祭炼震龙法相,完全就是反着来的,先把法相实体祭炼出来,再把实体炼成法相,这就好比是先装修后盖房子,顺序一乱麻烦也就多。
好在他把震龙道禁参悟透了,借着大龙神之位汇聚来的气运,帮着催动八风瓶、龟蛇两道法符虚影。
气运果然不亏是修行界的万金油,就跟香火愿力能炼假成真一样,有加速修炼的能力。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八风瓶、龟蛇二道虚影,全都融入到震龙云衣中,就像是一块毛巾吸干了两滴水。
此时的云衣就像是被炼化了核心的法器,能随着余书洋的心神驱动,却是不能像九阳玄水龟、五丁阴火蛇那样收入玄窍中。
他还须得用玄水法力,将整个云衣都炼化,就像当初祭炼法符灵材一样,得把云衣的实体炼成虚影,这样才能收入玄窍中。
这对余书洋来说并不困难,他祭炼的玄水法力,经过了炼炁化煞、炼罡合气,玄水法力就像天河弱水一般,祭炼灵材就是侵蚀一样。
随着玄水法力的祭炼,法相的虚影就像一层灰雾,把苍锦鳞纹的云衣全部覆盖住。
见此情形,余书洋就知道,震龙法相彻底炼成了,这道法相跟法台、玄蛇、玄龟都不一样,内中有一道震龙道禁,以及大龙神的位格。
这道位格跟太岁龙神箓职类似,都是依托在外物之上,只是把震龙大龙神、太岁龙神两个的位格占据。余书洋嫌弃震龙之道与肾精相关,并不想化龙修行此法,就没有摄取震龙道禁入体。
故而,震龙法相别有玄妙,催动之下,就仿佛是真龙分身,特别是汇聚来的龙神气运,已经跟五品龙神相当。
此时余书洋没心思试验震龙法相的威力,他要将法相收入玄窍,为突破七品做准备了。
九品炼炁化煞,八品炼罡合气,七品种符抱丹,八品突破七品的关键就在于种符,这符就是早先祭炼的法符。
下丹田金丹道,修炼到最后,炼成一颗不坏金丹寄托性命,这金丹除却以性命为大药,还须得法符做根基。
就像当初余书洋说的,他的修炼的三道真形法符,各承载一道传承,玄武水法做命功、八风咒做性功,太白真形符做杀伐手段。
这些年一路修行下来,九品、八品都只再修炼玄武龟书真形符,炼成了三道法相,待到突破七品,就该修炼性功八风咒了。
可以说一切都按着计划,有序的推进者,唯一跟设想不同的,可能就是阴阳大道。
他从没想过祭炼阴阳真形扇、洞渊玄天旗、两仪虚实剪,这三件法器都是参悟阴阳大道炼成的。
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以后他的法脉传承除了剑道、天风法、玄武水法,还得再添一门阴阳道。
余书洋停止游丝,开始凝神静气,心神都投入到玄窍中,首先须得合气。
所谓合气,就是将玄水炁、玄水煞、玄水气三合为一,这背后的含义就是身具三才。
将肉身的“人炁”、大地的“煞气”、天空的“玄气”三合为一,继而将法符种入其中,炼成一枚“虚丹”。
三气合一,余书洋已经修行了大半,当初他闭关祭炼洞渊玄天旗,借令旗引动天罡玄气,九次洗练法力道行,把玄水炼的如同天河弱水一般。
随着心神入念,玄水法力如同涨潮一般,从虞渊昧谷中涌出,直把虞渊淹没,继而在玄窍中不断蔓延。
三道法符在玄窍都化作真形模样,其中八风瓶、太白节钺都比较暗淡,只有玄武龟书是五彩斑斓。
玄武龟书是一龟蛇缠绕的模样,在龟背上浮着:九阳玄水龟、五丁阴火蛇、震龙云衣。
玄水一经涌出,很快就将太白节钺淹没,余书洋修行的太白功法最少,上一世以此做根基,修炼两仪杀生剑道。
没想到,这一世太白功法几乎成了摆设,即便还在修炼法剑,也是以风法做根基了,春时剑、冬时剑都是从春风、冬风入手。
太白节钺真形符被吞没后,不等多时,八风瓶也步了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