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 第177章 不许瞎编

第177章 不许瞎编

有了起家资本的单干,绝大多数人不会很快破产,假如自己勤快肯干,还能较为容易发家致富。

其他原因不讨论,李子敬所处的63年,什么积累都还没有。

大牲畜不多,拖拉机不多,水库水渠不多,平整过的良田不多,性能优良的种子不多,化肥农药不多,农业技术也没普及到各人。

这种情况自己单干,只是重走前面2000多年的老路。

悠久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快会有人破产,典当、出卖田地。

特别是势单力孤、壮劳力少的那些家庭。

已经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了,最简单的事情,农田用水都会出现你争我夺。

没水利设施的不说了,即使有水渠,关键时间的用水灌溉,迟个一两天都可能会减产,迟个10天8天的话就完蛋了。

谈好了的,按抓阄顺序用水,假如自己没有沿途一直在那守着,水很可能会被某些人偷偷动手脚。

有的人为了早点浇够水,把分水口的水多分一些流往自己的田里;

有的人纯粹就是不守规矩,半路截留偷水用;

有的人更缺德,直接把人家田里的出水口弄低了。

淳朴和狡猾表现得无缝衔接。

用水的时间已经到了,自家田里的水不够也要让位给下一家。

人丁单薄的家庭,还有可能守不住水的使用权,为了用水而打架的事情太多了。

不说个人和个人了,生产队和生产队之间,大队和大队,甚至省和省之间都有这样的纠纷。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谁是不需要用的。

五星食品种植基地的邻居,胡家沟生产队也需要用水。

胡家沟的菜地上。

胡队长听到五星食品想要购买别人用不上了的水车,很是纳闷,“你们那的地势那么高,水车不顶事!”

邱昌吉连说带比划的,“我们打算用竹筒架一座水渠,离得近了再挑水,这样可以节省好些劳力。”

胡队长很能接受新事物,非常有兴趣的问道:“你具体说说。”

邱昌吉把李子敬的那套方案简单的说了下,“所以啊,我们现在就缺水车了,老胡你必须帮忙。”

胡队长反问道:“老邱,你们找城里的手工合作社买一个不就行了?”

不了解农业工具的生产销售情况,邱昌吉很是意外,“那玩意是城里生产的?”

胡队长嘿嘿笑道:“乡下的好多工匠都被收编进合作社了,大部分的农具、工具现在都是城里生产的了。”

“这事要是能做成,顺便帮我们也问一问,我们生产队还能开垦出很多良田。”

邱昌吉质疑道:“我之前请你们帮忙种植仙草,你不是说缺人手么?现成的地都耕作不过来?”

胡队长理直气壮地说道:“很缺人啊!”

“但是有水的地,我随便撒点草种在那让它长草都能长得很好,我们生产队也能多收获一些猪草。”

“每天到处找地方割猪草也是很花时间的,孩子们都没有时间用功念书。”

原来如此,邱昌吉闲扯道:“你多找点活给小孩子们就没错。”

“城里的小孩也是上半天课的,空闲时间一大把,整天在胡同里你追我打的玩闹,要不就是逛大街,安全隐患很大。”

“我亲戚家的小孩前两天刚被车撞了,现在还在医院里。”

因为缺乏校舍、老师,此时的很多学校实行的是‘二部制’。

简单说,就是把学生分成两部分,轮流在学校上半天课。

这套变通的方案,到了80年代都还有很多地方仍然在使用。

学生在学校上半天课,另外半天回家自习。

在家自习,少部分人可能有家长管着还能行,绝大多数人实际上等于放假了。

城里都是搞‘二部制’,乡下那就更是了。

胡队长从衣服兜里掏出6分钱一包的‘蜜蜂牌’香烟,扔了一根给邱昌吉。

“我还以为你们城里的学生是上一整天的课呢,没想到也是上半天的。”

虽然这牌子的烟质量很差,在农村算不错了,邱昌吉并不嫌弃,笑眯眯的点上,“实话跟你讲。”

“我家交道口那一片的学校比较多,学生全是上一整天的。”

“像崇文、宣武那些地方,9成以上的小学、一半以上的中学,也是只在学校上半天。”

胡队长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