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去某些地区,有20人左右是不达目标不罢休的。
不可能惯着的这些人,不然就是对其他服从分配的人不公平了。
所以出了条规定,超期三个月还不服从分配的人不再给予分配并且通知有关地区不许录用,堵住直接去当干部的路子;
三个月后有悔悟的,经过批评教育才能按原计划分配;
三个月后要求参加工作的,按一般劳动就业问题由劳动部门负责处理。
这种参加工作的情况,就看家庭收入了,要是家里收入还行,在家慢慢等着吧。
家里要是比较困难,估摸安排进工厂当工人,档案里有不服从分配的记录,所有好事都会靠边。
虽然后果很严重,仍是挡不住会有这种钻牛角尖的人。
李子敬的思路比较活跃,他是不可能一条道走到死。
他找上了还躲在袁家沟的光头。
“帮我一个忙,去海淀帮我打听一个人,不会让你白忙的。”
光头闲了一个月了,静极思动,“海淀那么大,你得说具体点。”
李子敬直接说道:“学院南路的财政金融学院。”
“我看上了一位女学生,名字叫涂筠梅,我想知道她有没有对象,家是哪里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能参加工作队的人基本上是正治上没问题的人。
家在哪很关键,没有特别的国家项目需求,能照顾还是会优先分配离家比较近一些的地方,特别是独生子女这类人。
学习成绩很差要补考才能拿到毕业证的,又或者被处分过了的人,这两类一般是扔去艰苦地区了。
还有一种是特别好的人,比如谠员,也容易被安排去艰苦地区。
别人可以讲,‘我不是谠员,所以艰苦的地方可以不去。’
道理虽然有点歪,逻辑上是没问题的。
大学生的分配是直接出来当干部,不是普通工人,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李子敬可不想最后变成了牛郎织女。
他也就先打听清楚涂筠梅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至于为什么选光头去打听,也是有缘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