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食品今天打捞门口的水葫芦,《京城晚报》的记者来现场采访,事情结束就走人了,没留下来蹭饭什么的。
兰杏子掰着手指数道:“水葫芦的打捞简单,放养简单,管也不用管。”
“随便扔进一个小池塘、小溪、小水库里都行,长又长得快,简直是天生的拿来喂猪的好料子。”
岑大鑫抱怨道:“说到养猪,报纸上说前4个月的生猪收购数量已经达到今年计划的40%,每头猪的平均毛重也比去年多了11斤。”
“增产了这么多也没见增加咱们的猪肉定量。”
邱昌吉自认为很懂了,“报纸上不是也解释了嘛。”
“商业部门对今年生猪大量上市的情况估计不足,收购和调运工作赶不上农民出售的要求,那些猪积压着运不出来。”
李子敬听明白了岑大鑫的意思,“鸡肉的油水是比猪肉差了好些。”
岑大鑫心道还是李组长更行,“建房的工作量比较大,咱们老用鸡肉给大伙补充油水,大伙吃鸡肉吃多了,现在比较想吃猪肉。”
李子敬当然也听手下人说过这个事,“大伙再坚持坚持吧。”
“现在各个路口查得严,不方便从乡下采购。咱们自己养的4头猪也还小。”
邓长玉连忙说道:“那4头小猪要用来实验李组长说的发酵饲料,可不能杀掉了吃肉。”
邱昌吉跟着说道:“我托了胡队长他们好不容易才买到的猪仔,猪仔很难买到的。”
岑大鑫解释道:“我不是说吃咱们自己的小猪,我是想说在外面想办法寻摸点猪肉。”
人就是这样,没吃的时候有得吃就不错,有吃了会想吃更好的。
李子敬安排道:“买些猪骨头回来熬汤吧,猪骨汤应该也还可以,小组里全部人都能有份。”
邓长玉眼神一亮道:“这个好,家里没有这么多煤来熬骨头汤。”
“咱们刚学习了新的烧煤办法又可以节省好多煤,有多余的煤用来熬汤。”
邱昌吉提醒道:“要买肉联厂的猪骨,他们的猪骨比较多肉。”
李子敬直接抓壮丁,“你要有渠道,这个事就你来负责了。”
在外面跑锻炼出来了胆量了,邱昌吉接下这个任务,“我试一试吧。”
李子敬给这事定了个基调,“伙食搞好了,职工做事才更有干劲。”
“咱们要是能搞个食堂就好了。”
兰杏子结婚后住的地方离这里比较远,气温不高的时候带饭菜上班,这里有的是地方能热一下,天气炎热了带的饭菜容易馊。
没地盘搞食堂,暂时无解,李子敬出了一个馊主意。
“街道的公共食堂还没关闭,大伙先去那里吃吧,算是支持他们的工作,不然他们就得关门歇业了。”
兰杏子抱怨道:“他们的饭菜太难吃了,都是随便应付人的。”
李子敬去年吃了一个来月的公共食堂,“提意见,狠狠的提意见。”
当时初来乍到不敢惹事,他没敢提意见,而且当时饿得慌,虽然觉得难吃也还能接受。
兰杏子哎了一声,“提了也白提,他们就是不改。”
邱昌吉也说道:“我也提过,改了两天又是老样子,没用,咱们凑合着混个肚子饱了就行。”
李子敬啧了一声,“没有惩罚措施是挺不好的。”
这是李组长最不满意的地方。
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我坦白、自我批评、自我检讨,然后过关。
好些人每次自我批评都是很深刻,然后又再犯。
比如这次的清账目,贪钱金额在100元或者400元以下的人(不同地方),主动坦白了、退赃了、检讨了就可不用挨处分的继续工作。
按李组长的想法,这样的人也应该去乡下劳动一段时间,劳动表现过关了,才能回原来的岗位工作。
劳动表现不过关的人直接发配去哪个角角落落。
小组干部们正闲聊街道公共食堂的坏毛病。
一名职工跑到后院,“李组长,李组长,出大事了。”
李子敬连忙起身,“怎么了!”
原来是乱报销蜂王精的沈万才,“咱们芋圆小队的李淑珍被他老公打伤了,人已经去医院了。”
邓长玉追问道:“人伤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