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 第261章 哎!这次又没戏(6000)

第261章 哎!这次又没戏(6000)

京城的好多瓦房都出现了严重渗水漏雨的情况。

有些人只能放弃已经变得危险的土坯房,把家里能带的东西尽量打包带在身上,连夜投亲靠友。

京城此时的城区和近郊区就是几十年后的城区,700多平方公里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是进了水了。

有秦淮茹家的例子在,李子敬带着突击小队的人巡查下午统计的需要重点关注的职工家。

忙碌了一晚上没睡觉也不觉得疲惫,李组长暗自感慨,年轻的就是好。

9日上午10点。

一直没有停的大雨终于开始变小。

李组长和一大群属下站在五星食品的大门台阶上闲聊。

“这雨总算变小了。”

“幸亏咱们的厂房改建好了,昨晚上只忙了后院的几间房子。”

“我家的房子几年都没有漏过,昨晚居然也漏水了。”

“雨变小了就好了,后面应该问题不大了。”

“现在才是危险的时候,昨天夜里下的那么多雨,那些水都要流进河里。”

最危险的时候确实才刚刚开始。

不过各项事务都井井有条的运转着,东直门外的护城河堤坝已经安排了上千人巡防。

情况紧急,尽在掌握。

许三妹打着伞到了大门口,“李组长,邱昌吉打了电话回来。”

李子敬疑问道:“他们那里已经退水了?”

许三妹回话说道:“水还没退,他们几个人是蹚水跑到胡家沟打电话的。”

“人都没事,种植基地的几间茅草房也都没事,猪圈、鸡圈、鸭棚也没出问题。”

“就是仙草和蔬菜地有一小部分地势比较低的被淹了。”

李子敬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就讲过,安全第一,“人没事就好。其他都是小事情。”

“都没事,叫咱们给他们家里报平安。”

昨晚的雨实在太大了,许三妹这些小组干部接到消息,现在都松了一口气。

岑大鑫赞叹道:“胡家沟这种经常被淹的地方倒是保证了电话的畅通。”

李子敬不觉得意外,“平常就要经受考验,他们肯定会把电话线的杆子竖稳固一些。”

这很现实,一直遇不上的灾害,自然不会把建设标准定高,以减少相应的成本。

无故抬高标准还很可能会被人质疑,好高骛远、劳师费财之类的不好听的话很可能会铺天盖地冒出来。

像京城的排水标准、防洪标准。

市区河道‘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就是以这次酒仙桥24小时降雨量400毫米作为参考标准。

排水标准采用的是‘20年一遇’,相当于6小时降雨150毫米、24小时降雨量225毫米。

‘20年一遇’、‘百年一遇’单单看字面意思很有误导性。

比如‘百年一遇’这个词并不是一百年发生一次的意思,而是指每年发生的概率是百分之一。

100年里很可能会发生好几次,也可能一次也没有。

当然,能以这个数值作为参照标准,有记录历史的最近几十年内起码发生过一次。

两天后。

刚好星期天。

李子敬今天轮休,他到水已经退了的前门找女朋友玩。

他们这两天都有通电话,他前天就想过来的,涂筠梅不让他来。

到处都是水,也没有地方可以下脚,李子敬也就听了她的劝。

即使是到了今天,城里仍然有好些地方的水没有全部退去。

今天过来还是没有好去处,俩人为国家的道路建设添一把力,压马路。

涂筠梅有些歉意,“我下午要参加单位组织的义务劳动,去帮忙清理垃圾,我只能陪你一个上午呢。”

李子敬嘻笑道:“能有半天也不错了。”

被灼热的眼神看得不自在,涂筠梅胡乱找了个话题,“胡家沟怎么样了?”

李子敬扶着自行车慢慢往前走,“他们这次的损失比较大,但是日子还过得下去。”

“按胡队长讲的,他们生产队老被淹,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明明是一件比较惨的事情,涂筠梅还是有些忍俊不禁,“胡队长讲话总是这么乐观风趣。”

李子敬也是比较喜欢和乐观的人打交道,“他们不乐观也不行。”

“地里的蔬菜、田里的水稻,都等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