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 第263章 胆子不小啊

第263章 胆子不小啊

关系的,我们这里的人平常也是脏兮兮的。”

“你等会可以看那些送货回来的人,个个都是满身大汗。”

“先到凳子这边坐,等我停好车回来咱们聊会天,聊一聊你们村的生产生活。”

李组长说完话就去停自行车了,他确实想了解一下外地农村的情况。

小伙子苑正亮虽然觉得眼前的人年纪并不比自己大多少,但是看气势就是个干部,还被叫做组长。

不好得罪了,等李组长停好了车也就跟着坐到了门洞的长凳上。

苑正亮坐是坐下了,还不敢坐严实了。

李子敬开口问道:“现在田里正在农忙吧?你怎么没在老家帮忙?”

苑正亮看李组长态度和善,心里没那么紧张,把老家的情况介绍了下。

“我老家那里到处都是沙子,一起风就是漫天的沙子,今年春天的两场大风把地里的麦子全都毁了。”

“麦子绝收之后我们抢种了一茬粮食,前些时候又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这下是真没办法了,大伙都出来找吃的。”

李子敬疑惑道:“到处都是沙子?你们那里不是西北沙漠,哪来的那么多沙子?”

苑正亮回答道:“都是从河里来的。”

李子敬猜了一个最大的可能,“黄河么?”

苑正亮又回答道:“是啊,我们民权县以前是黄河的河道,地里全是沙子。”

民权县,很多人不太知道是在哪里。

这个县的北边就是兰考,兰考这个地名绝大多数人就有听过了。

相邻两个县遇到的问题差不多,兰考更靠近黄河情况更为严重一些。

这一片区域在豫省的东部,叫豫东,也是属于黄淮地区的一部分。

黄淮地区是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一大片平原地区,包括了很多粮食主产地,周口、商丘、驻马店、菏泽、徐州、淮安等等。

是我国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很大,给全国输送了好些粮食

但是,1963年的时候可不是粮仓,基本没有粮食外运。

这时候的黄淮地区还没有改造好农田水利,土壤盐碱化非常严重。

即使是在丰收年份也只能做到勉强自给,稍微发生一些灾情的年份就需要从外地调运粮食。

偏偏这一大片区域历来是多灾地区,春季的干旱、夏秋的洪涝,时常发生,整个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地区,有些可能比边远地区还艰苦。

几十年后都还是比较艰苦的地区,更不用说现在了。

真的很穷,别的地方的生产队是没钱分红,起码还有口粮可以分,这一大片区域很多生产队都是要吃救济粮的。

年纪比较大的沈万才也算见多识广,“豫省那片地方年年都有逃荒的,有的是三四月份就跑出来了,他这都是比较晚了才跑出来的了。”

李子敬询问小伙子苑正亮,“你们家的其他人呢?还是就你一个人?”

苑正亮有问必答,“我们整个生产队的人都出来了,生产队长带着大伙去许昌了,我爹我娘带着家里人也跟着去了。”

连生产队长都带头了,李子敬心想挺严重的,“你怎么没跟着一起去许昌?”

苑正亮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本来也要跟着去的,我听人讲城里会招临时工,干活拿钱不少。”

“我跑都跑出来了,我干脆找个能多赚钱的地方。”

讲的话很实在,李子敬含笑道:“来京城之前,一路上有好些城市,你怎么没去那些地方找活干?”

“其他城市我没熟人啊,我又不知道该去哪里找活,我就这个姨姨家是京城的。”

苑正亮说的没毛病,亲戚朋友一个帮衬一个,最后整个行业或者地区都是自己人。

京城以前的煤炭、蔬菜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某一个地方的人。

此时的港城也是如此,没熟人帮衬介绍,连搬运卸货扛包的苦力活都找不到来干。

几十年后,全国各地有的行业实际上还是如此。

李子敬自然是知道这些门道,“出门在外是得靠亲戚朋友。”

“但是你一个人能找到我们这里,你自己的能耐也是挺厉害的。”

苑正亮憨厚笑道:“我表哥年初的时候给我家写了一封信,信封留的地址是这里。”

“我自己找不到路,我就在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