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会主席办公室、团支部办公室、几个车间、几个科室、门卫室都有了分机。
五星食品现在是鸟枪换大炮,终于有一点像是一家规模企业了。
二进院的东厢房是会客室,西厢房是会议室,食堂也勉强算有一个,终于把草台班子的那股味道去掉了。
稍微比较遗憾的是缺少了一间礼堂。
这年月几乎是每家单位都要建一间礼堂,而且还要尽量建得又大又气派。
不单单是领导想建这样的,职工也想建这样的,除了开全厂大会、搞晚会、放电影等用途的需求。
其实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原因,事事要强,面子不能掉。
跟其他单位比较的时候,自家单位弱了就会感觉不如人。
哪怕是农村的生产大队都要搞一间比较大的土房子当礼堂。
反正是别的单位有的,自家单位也必须要有。
李子敬比较务实,以没有地皮为理由,堵住了一些干部职工的瞎嚷嚷。
有这钱,他宁愿用来再次启动厂房的改建。
至于开会、搞晚会、放电影这些活动完全可以安排在新厂房中间的小操场举行。
他刚接的电话聊的就是放电影的事情。
娄晓娥见他挂掉了电话,“好些国营单位一个月才放一次电影,你给全厂职工一个月放两次电影,很不错的了。”
李子敬微笑道:“还好了。国营单位大多放的是故事片;我们一次是故事片,一次是科学教育片。”
娄晓娥笑吟吟问道:“放电影的时候你会看么?”
估计她是想坐一起看电影,李子敬没有答应,“看情况吧,你也知道我晚上经常加班开会。”
真扫兴,娄晓娥抱怨道:“怎么有那么多会要开的!”
李子敬笑呵呵道:“我跟你想的一样,可是不参加不行。”
“外面的会,没那么容易请假不去。”
“厂里面的会,我要是没到场,就好像我不重视一样。”
“这还是邓大姐负责了谠的事务、职工的思想工作,不然七凑八凑,我要参加的会议能够多到我分不开身。”
娄晓娥有些心疼他,“你要开这么多会,应该挺耗费心神的,我去找些方子给你补一补?”
李子敬面色一僵,“要补的是你吧?最近这几次,你是溃不成军。”
娄晓娥轻轻锤了他一拳,“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李子敬得意道:“没事不能乱补。”
“新来的高中毕业生,她们比前一批初中生的胆子大多了。”
“我要是没把持住,责任在你。”
城东补充给五星食品的高中毕业生在月初的时候报到了,70名女生、30名男生,又是女的多男的少。
初中毕业生大多16岁,距离结婚年龄还早着。
高中的毕业生普遍是18岁以上,是要开始找对象的年龄了。
她们这样不算早的了,没念高中的初中同学当中,可能有人的小孩都已经会走路了。
娄晓娥对新来的高中毕业生怀有很高的警惕性,“你不许乱来!”
李子敬没有再逗她玩,“瞧你这话说的,大伙都盯着我看呢。”
娄晓娥现在觉得很有必要和科室的人搞好关系,“我先去给兰杏子帮忙。”
“你去吧,我先做个备忘录,等会儿再去邓大姐那里。”
“那我过去了。”
娄晓娥走后,电话铃声又响起来。
李组长还是老样子,“你好,我是李子敬。”
“是尹研究员呐!我今天在厂里,不出去了,你过来吧。”
打电话来的是微生物所的尹研究员,说是有点事情找他商量。
李子敬给邓长玉帮了忙后又回到了自己办公室等着的。
尹研究员很快就赶到了,“你怎么选耳房当办公室?采光不好,冬天也不好取暖。”
李子敬找到开水壶准备泡茶,“按面积算的话,我这间房已经超标了。”
这理由不是假的,这时候确实有办公面积的相关规定,但没有定得很死,因为平房老房子的大小不一。
尹研究员试着晃动了两下椅子,挺牢固的,“难怪邱昌吉会说你抠门,换了新的办公室,也没有置办新桌椅。”
李子敬心里给邱昌吉记了一笔账,笑眯眯道:“能用就行。”
“反对铺张浪费的标语满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