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是神奇的对话吗 >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八章

月中下旬之间。

例如,2024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带庚的日子为庚午日,对应的公历日期是7月15日,所以2024年7月15日就成了今年入伏开始的日期。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固定为10天;中伏的天数则不固定,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日期,如果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夏至后第五个庚日之前,那么中伏为10天,如果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夏至后第五个庚日或之后,则中伏为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也固定为10天。

三伏天通常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双蛋说:“三伏天的习俗有哪些?”

豆芽菜说:“三伏天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1.?吃饺子:在北方一些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传统习俗。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初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说法。

2.?吃面:吃面的习俗也较为常见,例如在二伏天吃面。三国时期就已经流行在二伏天吃面,人们认为在炎热的天气里吃一碗热汤面,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让身体发汗,帮助祛除体内暑气和潮气。

3.?吃鸡:在江西、湖南等地,有三伏天吃鸡的习俗。民谚道:‘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人体能消耗较多,喝鸡汤可适当补充营养、祛除湿气。

4.?吃羊肉:江苏徐州及周边地区有伏天吃羊肉的传统。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认为喝羊汤可以排汗、排毒。

5.?吃三瓜:苦瓜、丝瓜和冬瓜被称为‘三瓜’。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出毒素、健脾开胃,适合在三伏天食用以降温防暑。

6.?贴三伏贴:部分地区有贴三伏贴的习俗,认为这有助于冬病夏治。

此外,古人在伏天时有祭祀活动,入伏当日会闭门不出,称之为‘伏歇’。受封于朝廷的王公大臣在过伏天时还能领取到‘高温补贴’——冰块。在古代,人们会通过冬季凿冰、存冰,夏季用冰的方式来降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伏天有一些传统习俗,但在遵循习俗的同时,也要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例如,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贪凉或食用不洁食物;在作息方面,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午休;在运动方面,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适度运动,避免中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