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和粮食除了喂给门阀和老百姓吃饭以外,大多数都用来投资基建了,刘和能攒出这些军饷也算是人才。
人呐,就怕比。
“刘并州,韩冀州,还真是没法比呢。”
张郃心中暗叹,倒也没在面上表现出来。
“大军!开拔!”
刘和呼喊众将士开拔,而众将士也回应刘和高喊大汉万年。
这喊声气壮山河,并州千里江山就要再度归于大汉疆域。
刘和带着一万一千汉军从太原郡出发,从蒲板渡河水后在西河郡内进行补给,而后沿着河水北上,不日就进入朔方郡地界。
朔方郡南部的修都县是唯一一个还在汉军手中的县城,也是汉军抵御匈奴的前线。
刘和带着兵马进入几乎荒废的修都县后,便立刻留下三千步卒修缮城池、招抚流民,刘和还将所有辎重都留在了修都县。
而并州军有骑兵两千,冀州军还有五百骑兵,这两千五百骑兵刘和则带着前往修都县外的河口旁扎营,其余五千五百步卒由徐晃带领在修都县后方的山坡下扎营,扼守官道。
三个据点呈掎角之势,如果匈奴人来攻可以自如防守。
“斥候带回来什么消息了吗?”
“回使君,七路斥候已经提前探查了朔方全境,这是斥候带回来的匈奴安置图。
左贤王部在朔方郡西的三封县故地,于夫罗的大单于本部在朔方郡东的朔方县故地,休屠各部本是杂胡形成,现在分布于朔方郡中的临戍县、沃野县、中部都尉故地附近游牧。”
刘和听闻匈奴人的安置,心中倒是松了口气。
刘和之所以认为三个月可以结束战争,那是他本来就不是打着消灭匈奴人的想法来的。匈奴人现在是和杂胡混居,各部各自为政十分松散,刘和原本的目的就是把匈奴大单于本部、左贤王部、右贤王部这三个基干部落击溃即可,只要把匈奴人赶出朔方故地就行,犯不着真的追杀匈奴人到大漠上。
现如今匈奴人的安置和刘和预料的一样,各部松散游牧根本不成气候。
原本朔方郡的城池只有三封、朔方两县还在,用以左贤王和大单于居住。
“传公明、隽义来此议事,本君要突袭三封县。”
当徐晃和张郃达到后,听说刘和要先打三封后纷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使君,这还是先打沃野县靠谱,那边的杂胡容易打,而且占据沃野县后可以拦腰斩断匈奴两部的联系,为何要先绕远路打三封县?”
“这其一,三封那边是左贤王部,而沃野是休屠各杂胡部。看上去沃野要比三封好打,但咱们一旦去攻打沃野,左贤王势必会前来救援。而若是先打左贤王部,休屠各那些杂胡大概率会看热闹而保存实力,不会真的救援左贤王部的。”
刘和此法还是颇有道理,打一个松散的部队就必须先打击这支部队当中成体系的嫡系兵马,其余杂牌兵马大多都是壮声势和跟在嫡系兵马后面抢劫的,真遇到事情这些杂牌兵马不会往前顶而只会想办法逃跑。
“这其二,三封县有县城,打下来后可以把剩下的粮食囤积于此。沃野县已经是一片草原,占据此地后我军囤粮要分散兵马防守,这是得不偿失的。”
不要管谁好打谁不好打,战争的第一宗旨就是粮食。
你搞不到更多的粮食就要想办法节省粮食,而两者都做不到那就要想法子降低粮食储存或运输的成本。
张郃徐晃与刘和的意见不统一,虽然刘和的策略更靠谱,但不代表张郃徐晃是不懂战争。
张郃徐晃现在还不是后来走南闯北的大将,而是初出茅庐之见识过中原战阵的小将。
年龄导致的阅历不足让张郃徐晃不了解匈奴人,他们以中原战争的思维来决定战争方案,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二位将军。”赵云看出张郃徐晃二人的不解,便出来解释道“二位将军知道,打一支中原兵马就要先攻击辅兵试探对方底细。
而后找机会拦腰斩断其指挥部和偏师的联系,把指挥部所在的城池变成孤城。而后不管是倾力围攻其指挥部还是围点打援,那就看情况而定。
但打一支匈奴人部队,就要瞄准其部族首领所在的兵马直接突袭,打散这支兵马其余部众便一哄而散。而之所以先击破左贤王而不是于夫罗部,那是因为左贤王部一旦被攻击将没有援军。
先击破于夫罗部,左贤王部和其唇齿相依势必前来驰援。而于夫罗部驻地临近九原郡,此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