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纛 > 第六十三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六十三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

锁宫禁,绝不可让陛下与逆贼再有交集!

至于说此次各地诸侯意有劫持陛下出宫之事,为首者当后将军董承也!”

忘了说了,袁术被洛阳朝廷改为九江郡守,不再任后将军之位,这空出来的后将军一职则由董贵妃之父董承来担任。

董承是刘虞的政敌,而且其身份上是最合适扣着反贼之首帽子的。董承为外戚,在现在的士人眼中外戚可不是什么好身份,他有足够的理由和足够低劣的道德水准来促使他算计洛阳朝廷。

现在的外戚形象不必前汉,前汉时卫青大将军乃外戚之首,不仅为武帝名将又谦虚谨慎。后汉时,外戚跋扈者多,士人早已厌之。

他董承既然是外戚,那不管他与曹操是否勾结,都可以扣上这顶逆贼之首的帽子。

有的时候,曹孟德确实是被逼出来的。

党同伐异,操控天子。

刘虞原本不想做这样一个权臣,也不想随便对皇帝身边的外戚下手。但时势如此,有的时候刘虞必须做出和原本时间线上曹孟德一样的选择。

刘虞敢杀了杨彪?

或者说刘虞敢把杨彪造反的事情捅出去?

不,刘虞不敢。

用其他理由杀杨彪,是他刘虞残暴不仁、迫害朝廷忠义之士。以叛逆的理由杀害杨彪,若罪名未坐实则刘虞妒忌功臣,若罪名坐实则洛阳朝廷无德以至于士林之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洛阳一片腥风血雨。

董承被抓了。

跟随董承一起被抓的,还有大量刘协带回来的老臣子弟。

在朱灵审讯后,发现董承还真参与了密谋挟持刘协入兖州的事情。而董承和那河洛门阀子弟的口供一致,替曹操联系老臣子弟的确实是杨彪。

建安元年八月十一。

董承谋逆,诛之。董贵妃废为庶人,幽禁。

建安元年八月十三。

洛阳出童谣。

“董太师,董太师,董太师后是何人?

杨太师,杨太师,太师与董非有异。”

建安元年八月十五。

杨彪以太师之位赐渑侯,迁居弘农郡。

建安元年八月十八。

杨修任议郎。

直属谏议大夫李儒。

建安元年九月二十三。

曹操引青徐黄巾军攻杀刘岱,曹操以为刘岱复仇之名义灭之,收臧霸,领兖州牧。

建安元年十月初六。

曹操矫诏,以曹操为濮阳侯、孙策为平南将军、袁术为寿春侯。

建安元年十月二十七。

濮阳侯领兖州牧曹操、寿春侯领扬州牧袁术、吴侯领平南将军孙策、祁乡侯领冀州牧袁绍、温侯领广陵郡守吕布、琅琊侯领徐州牧陶谦会盟于濮阳县,以天子令欲迎天子入兖州。

建安元年冬月初三。

司空刘和回军长安,雍州都尉魏延收西海郡而回。

建安元年腊月初九。

襄賁侯、太傅、督河北诸军事刘虞以天子令,诏司隶校尉部、幽州、并州、青州、豫州、荆州、益州、雍州、凉州诸军精锐赴洛阳,以震宵小。

侍中领司隶校尉荀谌、幽州刺史鲜于银、并州刺史曲暹、豫州刺史简雍、雍州刺史张飞、青州刺史公孙瓒、凉州刺史韦康各遣精锐押运粮草饷银赴洛阳,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声援洛阳。

忠于朝廷的各州各派遣了数百名精锐,押韵了一些物资进入洛阳。其实刘虞没真的打算与关东诸侯开战,这只不过是一个政治信号而已。

他在告诉关东诸侯,若洛阳朝廷想对他们动手,那随时有这个实力,但现在和平是洛阳朝廷所追求的主流,洛阳朝廷不想动手,所以说让关东诸侯们不要起异心,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也不要随意的反叛于洛阳朝廷。

而刘和在听闻这些变故后,第一反应是陶谦居然和曹操站到了一起。

陶谦原本与公孙瓒一样对于洛阳十分恭顺,以至于在刘和心中陶谦那可算得上是大汉忠臣。但没想到这陶恭祖居然能与仇人曹操一起对抗洛阳朝廷,这属实给刘和稚嫩的政治经验上了一课。

利益所驱嘛。

不意外。

第二个事情则是刘和对于曹孟德选择反叛的时机有些慨叹,不得不说曹操是很有战略眼光的,若是刘和在凉州那边的战事没刹住车,那洛阳朝廷是绝对腾不出功夫来收拾他们这些关东诸侯的。

本来此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