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谁说穿越简单的?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赵云请战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赵云请战

一路向北,孙坚逃窜进了伏牛山脉,这才稍松了一口气。

看着身边仅剩不足千人的部队,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公覆,难道我真的不如那刘星吗?三万大军,这可是三万大军啊。”

黄盖取下马背上的水袋递给孙坚:“主公,豫州兵马自黄巾叛乱以来,参与大小战事数百场,每战皆胜,这种经历不是咱们麾下兵马能有的。”

喝了口水,孙坚看向左右:“派出人手收拢败兵吧,顺便接应下义公和德谋,接下来要面对袁术的责难了。”

“主公何不另谋他路?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身呢?”

“何处容身?南有荆州刘表,前有豫州刘星,后有南阳的袁术,咱们粮草尽失还能有什么作为?”

“可先收拢败军,借修养之名回军南阳,再做打算。”

“你可是想说让我取了南阳郡?这不现实,南阳郡官吏皆心向袁家,凭借咱们剩下的兵马压根就难以掌控。”

“主公不妨换个思路,回军南阳之后咱们可西进上庸,汉中之地,起码也有一片安身立命之所,退可进西川,进可战荆襄。”

孙坚听了黄盖的一番话,脸上颓然之色一扫而空。

“此举大有可为,待义公,德谋安然归来,咱们即刻动身。”

黄盖提到的上庸,原是属于汉中的一处边陲小县,在群雄起兵讨董之际,其县内申氏大族的申耽,申仪带领数千族人起兵自立。

占据上庸,西城,房陵三县各成一郡,号称东三郡。

虽然三郡邻近汉中,地处凉州,司隶,荆州,益州交界之地,战略位置比较重要,但山林众多,中原战火并未波及此地。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来说,申家兄弟还能在上庸平安划水三十年。

可是如今黄盖献策,让孙坚动了心思。

半日之后,韩当,程普率残军归来,黄盖也陆续收拢了数千败兵,这才沿着伏牛山朝南阳方向退去。

......

管亥大军一路烧杀劫掠直入陈国境内。

陈王刘宠无数次派人向刘星求援,均被婉拒,无奈只能收拢兵力,固守陈县。

管亥也不率军攻打,只是派兵围住陈县,令程远志,邓茂二人四处劫掠富户,充作军资。

在青州黄巾的洗劫之下,陈国境内百姓纷纷出逃。

在贾诩细作的刻意引导下,豫州成了陈国百姓的第一选择,光是颍川一地,每日收拢的流民就不下数千。

驻守在颍川的赵云见陈国流民那些凄惨的模样有些坐不住了,连夜伏案奋笔疾书。

“主公,黄巾余孽管亥携百万黄巾肆虐陈国,陈国百姓逃往颍川之人无数,为避免我豫州百姓直面管亥兵锋,云恳请出兵陈国,将战场开辟在我豫州境外,救陈国百姓于水火。”

写到这里,赵云沉思良久,又提笔写道。

“贼军势大,云恐独木难支,还望主公派出张辽,许褚二位将军共讨贼寇。”

拿起写好的信,吹干墨渍,心怀忐忑的装入信封,封好了火漆。

赵云知道,连续的大战和接纳流民,豫州粮草已经难以支撑,甚至听闻荀彧都有向荀家借粮的打算了,可是一味的防守的确不是上策,唯有打出去,才是解决青州黄巾的唯一手段。要是放那百万黄巾入境,可就如同燎原之星火,一发不可收拾了。

......

刘星接到赵云书信之后也没敢怠慢,当即召集贾诩和田丰商议。

“二位,我本以为管亥裹挟百姓过多,粮草不济,可惜刘宠顶不住压力啊。”

贾诩:“刘宠本就是守成之人,从其自号辅汉大将军却不派兵讨董就可见一斑。不过其麾下骆俊颇有才学,把陈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田丰不屑说道:“酸儒罢了,乱世之中治理地方再好又有何用,无实力自保,只是为他人做嫁而已。”

“元皓,这么说可不像你啊,难道打了一趟鲜卑你就看不起这些治理地方的人才了?”

“主公,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是我坐在骆俊那个位置上,首先考虑的是自保,明显隔壁的青州焦和不作为,任由黄巾肆虐,这骆俊不谏言陈王扩军倒也罢了,这固守陈县的馊主意也能想的出来,不是酸儒是什么?这么做不就是放任管亥大军劫掠吗?和资敌有什么区别?”

贾诩附和道:“说这些都没用,当务之急是如何将管亥大军拒之门外才对,子龙说的没错,据敌于外,避免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