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隶人士,年纪较长的叫顾鼎臣,苏州吴县人;另外两个年轻点的,一个叫徐祯卿,一个叫陆深。徐祯卿也是吴县人,陆深则是松江府上海县人。
朱厚照自称朱寿,家里是钦天监的,去城外圆静寺上香。
三人衣着普通,看着都不像什么有钱人家子弟,顾鼎臣衣服上还打着补丁。
朱厚照的车子虽不是太子专用的金辂,但也是宫中特制,宽敞自不必说,里面铺设也甚是奢华。三人一上来未免有些拘谨。
朱厚照把面前案几上的几何文稿扔到旁边座位上,从怀里掏出一副扑克牌,招呼三人一起斗地主。
几把下来,三人便把矜持扔到九霄云外,捧着一把牌跟着朱厚照一起大呼小叫。
行到广源闸,一行人停下来休息片刻。
朱厚照也下了车舒展舒展。
路对面就是广源闸口,朱厚照溜达过去瞧了两眼。
闸口约摸四、五丈宽,七、八尺高。闸口现在闭着,两边的玉河里都没有什么水。
闸旁立着一碑,碑上文字已有些涣漫。朱厚照仔细瞧了瞧,碑是至元年间郭守敬所立,讲述通惠河引水之事。
按上面的说法,当时广源闸口的水深可六尺,旱时开闸往通惠河补水,闸口以下水深可到四尺。
这样看来今年真是旱得厉害,旁边吴昊却说往年不旱,玉河的水也过不了一尺。
朱厚照问为何,吴昊便带着朱厚照绕到碑后,碑的背面刻着一幅图,吴昊解释说,当初前元定鼎,修通惠河连接通州运船,也是因为缺水难行。
后来郭守敬自昌平白浮泉引水,向西绕行五十余里给通惠河补水,槽粮方得入大都。
后来太祖定都南京,通惠河便被废弃了三十多年。后来再想开通,河道多已堰塞。
吴昊说起郭守敬也很是敬佩,“史书上记载,白浮泉至瓮山泊落差不过四丈,但中间多山岭,群臣皆言不可行,唯郭太史独辟蹊径,向西逆流而上,穿行山谷五十余里不差分毫,实令我等汗颜。”
朱厚照点点头,摸了摸碑上的引水图,问了一句,“堰塞了再开挖便是,图都是现成的,吴先生为何不将此事上奏朝廷呢?”
吴昊有点尴尬,“永乐后,本朝历代先皇山陵俱在昌平天寿山,朝中曾有人说起此事,群臣以为引水西流有损天寿山风水。加之通州往京师运粮车马均属朝中势力人家,多有阻挠...”
“切,朝里哪还有比钦天监更懂风水的?只怕是没胆量揽这个事吧!”朱厚照鄙视了一下吴监正。
一行人继续西行,小半个时辰便望见前面烟波浩渺的水面。
此处据永安寺尚有十里路,朱厚照便让车驾将三个牌友送过去,自己则趁机爬上了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