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宋最后的爷们 > 第四十一章 太子真变了

第四十一章 太子真变了

路上。种浩捅了捅种溪,问道:“老二,你是不是让太子给收买了?你这话里话外,将太子都夸到天上去了。”

“啊?”种溪微微一愣,“有......有吗?”

种浩眉头紧蹙,沉吟道:“没有吗?连扶雇工这事你都能拿出来说?你确定你没有被他收卖,是在为他洗白呢?”

“这算什么洗白?”种溪满不在乎,义正言辞,“我说的那都是人家太子真实的一面,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太子真是浪子回头。”闻言,种浩疑惑的望了望他,没有再言语。他跟种溪只相差了两岁,从小便一起读书,一起习武,一起受罚。种溪的心思他一眼便能看穿。他感觉的出来,种溪对谢三真掺杂了很浓厚的个人情感。只是他不知道,谢三真究竟展现出了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将他这个傻弟弟忽悠成这样子。

与此同时。谢三真和黄裳、月舞依旧在城外等着。不多时。黄裳缓缓开口道:“殿下,这几日天气不错,不过几日后会起雾。咱们应该叮嘱老将军以防西夏趁雾进攻。”

闻言,谢三真微微点头,“好,此事先记下。”

两人正说着。种师道率领众人出了北城门。谢三真翻身下马,迎上前去。望着城门外,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粮队。种师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波士气算是找回来了。不但将被烧的粮补了回来,还有肉吃。种师道相当于还了李元泰一个狠狠的耳光,证明着渭州种家的实力。

谢三真看向种师道,微微揖礼,“见过老将军。”

原本种师道还以为谢三真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劳,会变得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没想到,竟还是这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看来种溪没有瞎说,谢三真还真是浪子回头了。种浩亦是十分困惑的望着谢三真。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道......难道纨绔太子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种师道看向谢三真,笑逐颜开,急忙应声,“太子殿下不必客气,难得殿下有心,竟为渭州将士送来如此之多的粮草。这一路上辛苦了,走快快随老夫进城。”

太子殿下?谢三真听着他们之间的称呼,心下暗笑。他与种师道属于各论各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不过,从种师道和众人的表情可以看出。谢三真立足渭州府是稳了。

接下来便是商讨策略,拿捏西夏了。希望老天爷给点力,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随后,在种师道热情的带领下,谢三真几人向城中而去。粮草也被运入城中。

在种师道一众人热情的迎接下。谢三真,黄裳,月舞和狄家兄弟,五人向城中而去。

常言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谢三真这些粮草,已是堵住所有人的嘴。昨日在种府,谢三真都被轰出府邸。

今日就连坐骑,都是备受礼遇。谢三真在渭州的地位,一上一下,已是云泥之别。

种师道走在最前方,身着月牙黑锦衣,身高八尺,须发皆白,体态健硕,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身为大宋戍边大将,种家之名传至种师道已有三代。种家世代为将,种师道祖父种世衡在真宗仁宗朝时期,在西北建立了青涧城,种世衡也因此封为青涧城知事,而后三代至今,一直镇守大宋西北边疆。他们镇守西北已有三代,对峙西夏、辽国也已有三代。无论中原地区如何动荡不安,西北在种府的治理下,从未发生暴乱。这便是种府风骨。

种师道除军神之外,还有铁壁将军之称,极善防守,加之一身正气,治军严谨,爱民如子,在大宋乃至周边几国,颇有名气。所以谢三真对种师道十分敬重,毕竟爱民如子的管,人品一定不会差。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能体恤百姓生活不易,并为之付出行动的官,一定是父母官。

入了城。谢三真继续跟着种师道,沿主街向城主府而去。塞门寨作为军事重城,到处都是一片庄严肃穆,没有半分烟火气。一路走来,谢三真也体会到了西北军的风气。周围甲士,个个站立如松,面带严肃,一丝不苟。

种师道望着叶洵,笑呵呵道:“殿下,你这一路舟车劳顿,今晚好好休息休息,昨日之事莫要见怪。”

谢三真微微点头,应声道:“老将军放心,我这次就是向您和数万渭州将士证明,我赵桓已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之前的事是我不对,受到那样的待遇亦是自食其果。”

听闻此话。种师道果然喜上眉梢,谢三真这真诚有礼的样子给足他面子。毕竟,现如今谢三真的身价可不样了。

“呵呵......”种师道欣慰的笑了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