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公司的业务,已经不局限于忠孝营,而是昌武军全军。
保障的人数从五百战兵,一百辅兵变成了二千五百战兵,五百余辅兵。加上水军第一营,造作局,军医官等人员,花费开始变大。
虽然苏椿向开封府打招呼,省下了采购军需的一部分费用,因工匠营修补军械,融旧炼新,制作盘龙棍等,平均每天仍有三五十贯杂项开支。
估计一个月下来,两千贯打不住,而且没有进项。
东海开拓公司的一万三千余贯钱币,六千石军粮,何魏辈手中拿到的两万贯钱币,加上皇帝下发的两千石军粮,每天都在消耗。
皇帝下发的两万贯会子军费,宋九嘉,苏椿变卖房产入股的一万余贯会子,自己从完颜按春手中得来的两万余贯会子,全都用于兑换小额会子,加盖防伪,然后封存,以后用于海州发展。
李天秀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三千五百水陆军及辅兵,加上三千余工匠,家眷等附属人员,驻扎一个月便会消耗约三十余石粮食,一个月下来会消耗一千余石。
所以李天秀在前几天忙完后,便下决心要办文会,办水军演练,办扩股融资宴会,想着筹集一大笔金银细软,硬通货。
今天来到军营,召开会议,安排骑兵选拨,调整施春娘,黄安全手中事务,一上午便过去了。
午时,李天秀待在自己的办公房用茶点,吃一些瓜果。
他特地让亲兵去找来李汾,想了解一下造作局的事情。
李汾接到通知,又把手中的事务处理了一些,作了个小结,才慢悠悠找了过来。
军营办公房中,李天秀见到李汾的第一时间,便问道:
“长源兄可还适应现在的工作?我推荐你过来领造作局的事情,看来是选对了,听说你这三天尽职尽责,办事很认真。”
李汾回答道:
“长源谢殿下器重,吾已经开始适应。吾听李宝说,之前都是殿下亲自指导造作局事务,黄安全配合李宝落实相关安排,造作局的情况还算良好。”
李天秀解释道:
“毕竟是新成立不久的部门,所以问题还不复杂。现在大军没有到达根据地,大业务都不能开展,只能修修补补,还算轻松。但是到了泗州,或者海州,我会安排新的任务,届时长源兄还要多费心。”
“属下会认真办好职事,不会让殿下失望。”
李天秀想到自己心中的一些要求,又给李汾打了个预防针:
“长源兄,吾对造作局寄予厚望,以后军械船只,工程器械,城墙房屋,码头桥梁,土工作业,运河水利,所涉繁杂,千头万绪。这些都是重要项目,吾会亲自过问,还会提一些发展意见,亲自调整规划。希望长源兄能适应我的做事风格,抓好人才储备,还要早日选定副手,协助于你。”
李汾再气保证道:
“请殿下放心,长源会全力以赴,理清组织架构。一是尽快熟悉造作局工匠人才类别,二是培养副手及规划人才,三是继续拉拢,挖掘专业人才。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李天秀叮嘱道:
“既然要理清架构就必须要提拔管理层,加上继续拉拢专业人才,采购一些特殊工具设备都要花钱。该给管理层涨薪,或者要使用经费时,长源兄就把文书送到郡王府签字,吾原则上都会批准的。”
李汾点点头,他见到李天秀如此重视这项工作,倾斜钱粮资源毫不含糊,他更有信心做好手中事情。
李天秀最后问了下大盘龙棍制作是否有困难,制作的五十根他需要带走二十根,李汾的答复是没有问题,相应工具,材料已经筹备完毕,只等第一批试制成果。
若是第一批炼制效果良好,就全面铺开,在七月十五之前就能完成。
若效果不好,再调整工艺及配方,最迟在七月二十之前炼制完成。
李天秀便再要求道:
“还请长源兄多费心,这二十根大盘龙棍十分重要。接下来泗州城中若是完颜矢哥不服兴海军,便会动武,城中巷战对兵种要求高,破盾甲的能力犹为重要,望早日交付,让棍军能有时间练好这一兵器。”
得到李汾的再次肯定答复后,李天秀才起身向其告别。
午后,李天秀带着施春娘及两名亲兵往金明池而去。
烈日炎炎,几人虽然都骑着马匹赶路,耳旁风声呼啸,但赶到金明池时,汗水还是把衣衫浸湿了。
想着今天下午骑兵需要安置住宿,理清架构,有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