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金末:从小兵开始崛起 > 第131章 做实事的人

第131章 做实事的人

成员。

李天秀把刘世文单独带到了一处房间,亲自把接应完颜璹一家的任务交待给刘世文。

他让刘世文独自掌握,不必向属下透露,他选择相信刘世文没有二心,也能守住这一秘密。

这些涉及到更高层面的大事,交给刘世文或者李宝,全看李天秀的魄力。

不管把任务只交待给刘世文或者李宝,或是二人都交待,都各有优劣。

然后他补充道:

“要让全体水军战兵也要掌握划桨技能,确保接应完颜璹一家逃离汴京时,所有水手位白天能全员运行,不留空档。还要研究下夜晚月光及船头灯光照明效果,若夜间视线不好,就不强求夜间全速行船。”

李天秀也知道,即便水手位能保障二十四小时全功率行船,但夜间若是视线不好,该减速就得减速。

一切计划,都要根据实际效果来处置。

这边交待的差不多了,大方向都指了,大家都在各司其职。

李天秀在一点点地思考水军和骑兵方面没做到的细节,想到一处便记下一处,问题大的及时提出,问题小的积累到三四条便一起交待,尽量帮手下查漏补缺。

等到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了,他才开始思考这段时间如何加强个人武力,训练骑术等安排。

缺乏一个贴身管家式的人物,安排重要行程,全靠李天秀自己凭感觉。

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有层次,但实质上肯定有疏漏,做事情也显得很散乱。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天秀只能选择抓大放小,把最要紧的急事都放在前面,尽量做好,可以缓的事情和小事情遇到了再处理。

既然当初选择放手,就要给属下充分展现才干的机会,自己做好监督把关,收尾兜底的事情就好。

人主就是这样,不能想着事事都按自己的理想的计划走,属下一接到任务便全程爆种,安排的任务全都超额完成。

正确的方式是事情安排下去了,自己抽时间适当跟进,了解进度。

当事情有不好的苗头时,在关键节点提出问题,微调方向,确保结果理想就好。

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主,或者说首领人物,已经比那种安排后,只等结果的人强得多。

在李天秀想安静思考时,外面侍卫也进来向刘世文禀报,王忠带领骑兵先到了。

刘世文向李天秀汇报了一声,便亲自去接待王忠,安排骑兵驻扎等事宜。

李天秀没去凑热闹,属下逐渐上手职务,各部都能有序推进。

一般的细务和小事,已轮不到自己亲自过问。

当然,任何人也都不喜欢一个在小事上反复婆婆妈妈,指指点点的统帅,这点也是关键。

他坐阵在这里的目的,一是帮新成立的水军和骑兵尽快走上正轨,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帮忙解决。

二是亲自带头磨炼骑术,偶尔练习剑术,既能加强自身武力,也能起好带头示范作用。

三是鼓舞军心士气。

一个只帮忙解决困难,专攻大事的统帅,肯定比一个只会盯着细节不放,什么都想过问,什么都不放心的统帅强。

李天秀只练剑术的原因,是想着箭术太难,没个数月功夫,恐怕入不了门,还是剑术来得快。

反正打架靠手下,自己就是个光环英雄。

真轮到自己冲阵砍人,那恐怕任务也奔着失败的方向去了。

总之,哪怕是李天秀最重视的军纪工作,他也不会直接去干预处置过程。

水陆军中自有都虞侯维护军纪,抓住人后都是请示指挥使处理,自己只需向指挥官要结果就好。

属下将官处理问题的能力,领兵作战的本事,全都需要时间来检验,大家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若说李天秀最担心的,还是自己亲自操刀的骑兵突袭一事。

现在的威望都只是官威为主,人望为辅。

官威是借着金国朝廷的威势,人望是在一言一行中一点点积累。

另外更有苏椿的威信从旁助力,整体算是镇住局面。

三百精锐,带走绝大部分战马,若是逮住机会一举成功,自己的威望也就彻底竖立起来了。

若是没有机会,自己会选择等待大军,不去行险。

但一旦下决定实施第一次突袭作战,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谁也不敢说能稳赢,一切便只能靠胜利的果实来说话。

军事谋略,指挥水平,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