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担忧。
但在太子刘盈即位汉惠帝后,朝政大权旁落其母吕后,四人预感报国无望,就又重归深山隐居。
后来夏黄公终老夏禹故里,也就是四明山石钮村。
为了永世纪念他的功德,乡民将夏黄公墓的渡口,历世称为夏墓渡。
大隐为古句章的发祥地之一,因传为大禹的石钮村故里,故有“夏里”之称。
“夏黄公”实际是“夏里黄公”的一种简称,故也有“大里黄公”的称呼。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
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
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吕释之去请开国重臣张良出面。
吕释之对张良说:“您是皇上的亲信谋臣,现在皇上想要更换太子,您岂能高枕而卧?”
张良推辞道:“当初皇上是由于数次处于危急之中,才有幸采用了我的计策。
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况现在是皇上出于偏爱想要更换太子,这是人家骨肉之间的事情。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这种事情,就是有一百个张良出面,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吕释之恳求张良务必出个主意。
张良不得已,只好说:“这种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恐怕难以奏效。
我看不如这样吧!
我知道有四个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罗致而又未能如愿的。
这四个高人年事已高,因为听说皇上一向蔑视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汉臣。
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们。
如果请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书信,多带珠宝玉帛,配备舒适的车辆,派上能言善辩之人去诚恳聘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然后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经常随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们,这对太子是很有帮助的。”
于是吕氏兄妹和太子当真把这四个后人称之为“商山四皓”的老人请来了,把他们安顿在建成侯的府邸里。
在一次宴会中,太子侍奉在侧,四个老人跟随在后。
刘邦突然见那四个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开外,胡须雪白,衣冠奇特,非常惊讶,问起他们的来历,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
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多年来我一再寻访诸位高人,你们都避而不见,现在为何自己来追随我的儿子呢?”
四个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轻慢高士,动辄辱骂,臣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之人无不伸长脖子仰望着,期待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来。”
刘邦说:“那就有劳诸位今后辅佐太子了。”
四人向刘邦敬酒祝寿之后就彬彬有礼地告辞而去。
刘邦叫过戚夫人,指着他们的背影说:“我本想更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人辅佐,看来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他了。吕雉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
戚夫人大哭。
刘邦强颜欢笑:“你给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
刘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很多大臣进谏劝阻,都没能改变高帝确定不移的想法。
吕后很惊恐,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他。”
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说:“您一直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您怎么能垫高枕头睡大觉呢?”
留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在危急之中,采用了我的计谋。如今天下安定,由于偏爱的原因想更换太子,这些至亲骨肉之间的事,即使同我一样的有一百多人进谏又有什么益处。”
吕泽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
留侯说:“这件事是很难用口舌来争辩的。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
这四个人已经年老了,都认为皇上对人傲慢,所以逃避躲藏在山中,他们按照道义不肯做汉朝的臣子。
但是皇上很敬重这四个人。
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壁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要谦恭,并预备安车,再派有口才的人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