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24章 韩信案 彭越案

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24章 韩信案 彭越案

口而已。

他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所以,他才想要找到吕雉,希望吕雉为他“辩白”。

吕雉为了震慑诸侯王,将彭越的尸体做成肉酱,送给异性诸侯王们。

彭越作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少有败绩,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政治敏感度。

明明刘邦已经饶过他一命了,最后彭越正是因为缺乏政治敏感度,最终还是丧命了。

而吕雉经历了杀彭越的事,知道了刘邦为了国家的稳定能够将诸侯王杀掉的心思。

所以,在之后才敢下手杀了韩信,杀人越来越利索,下手越来越狠。

首先吕后偷梁换柱诓杀韩信

险些被杀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

后娶吕后妹吕媭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可是他因是吕后妹夫,也险些被诛。

当初英布造反时,高祖病重,讨厌见人,诏令守宫侍卫,不准大臣人见,群臣中就连周勃、灌婴都不敢入内。

十几天后,樊哙终于忍不住,带领群臣“排闼直入”——推门径直闯进宫中。

高祖这时正枕着一个宦官睡卧。樊哙见到高帝痛哭流涕地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说得高祖笑着起来了。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

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

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

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因箭伤反复而病入膏肓。

就当刘邦即将步入人生的终点时,他突然出现了回光返照。

原来,有人在病床前控告大将樊哙,说他:党于吕氏,即一日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刘如意之属(《资治通鉴·汉纪四》)。

这句话的意思是,樊哙与吕后等人结党。只要刘邦一驾崩,樊哙就会立即带兵灭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吕后出气。

按说,此人的控告只是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

然而刘邦却不顾旧情,当即将谋士陈平以及大将周勃叫到身前:陈平,你动动脑子,把樊哙从军队中抓出来。

陈平完事后,周勃立即替代樊哙领军!

只要樊哙被捕,陈平你立即给我把樊哙杀了!

听了这样的命令,陈平和周勃都感到不知所措。

毕竟樊是刘邦的同乡,汉朝的元从之臣。

汉朝开国时,樊哙多次先登、陷阵,立下了许多战功。

而且在鸿门宴上,如果不是樊哙出色的发挥,恐怕刘邦就要命丧刘邦和范增之手。

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

他决意临阵换将,与陈平计议此事。

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而今天,刘邦为何要不分青红皂白,杀掉樊哙呢?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刘邦一贯猜忌功臣的体现。

樊哙其实是步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后尘。

然而实际上,刘邦真正处理的,只有那些连城数十,用兵数十万的异姓王。

对于萧何、夏侯婴、周勃、灌婴等老功臣,刘邦不仅没有迫害,反而高官厚禄将他们养了起来。

既然刘邦能善待老兄弟,为何唯独对忠心耿耿的樊哙喊打喊杀呢?

刘邦这一不寻常的举动,实际包含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帝王权术。

在决定诛杀樊哙前,刘邦已经将监国之职交给了吕后。

在病榻前,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何相国去世,谁可代他辅政?”

刘邦回答:“曹参可以。”

吕后:“曹参之后呢?”

刘邦答:“王陵可以。但是王陵为人太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而陈平智谋有余,却难以独当一面。周勃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安定刘氏者,必然是他,因此可以将他任命为太尉。”

吕后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