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贰部:文治武功 第12章 苏武牧羊

第贰部:文治武功 第12章 苏武牧羊

二顷,住宅一处。

常惠、徐圣、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

常惠后来做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自己也有传记。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

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

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

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替他抱不平,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

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过了几年,昭帝死了。

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汉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

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

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

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

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邴吉,都很敬重苏武。

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

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

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苏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

皇帝答应了。

后来通过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

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

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

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

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

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

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

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

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

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

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