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草木茂盛,鸟兽繁衍;百姓才能免除灾病,衣食丰足。
如果能够这样,才会国君尊严,人民喜悦,上下不互相埋怨,政治教化顺利,礼让仁义可以兴盛。
刮风下雨不按时令,就会毁坏庄稼;农业毁坏了,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人民忍饥挨饿,就会不顾廉耻,这是强盗小偷祸乱产生的根源。
愚臣认为阴阳之道是国家大事的根本,是百姓命脉所系,从古以来贤人君子没有不遵从它的。
皇帝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认真遵从自然天地法则,并借鉴先贤先圣的经验。
记载高皇帝言行的《天子所服第八》上面说:'大谒者臣襄章在长乐宫接受诏书,高皇帝说:'命令大臣们讨论皇帝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来安定治理天下。'
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和将军王陵、太子太傅叔孙通等大臣商议说:'春夏秋冬皇帝该穿的衣服,应当效法天地的礼数,其中体现出入和。
所以上从天子王侯和有封地的国君,下到亿万百姓,如果能效法天地,顺应四季的变化,来治理国家,才会避免祸殃,得终天年,这是奉养宗庙安定天下的重大礼制,臣请求皇帝效法它。
中谒者赵尧掌管皇帝春天的活动,李舜掌管夏天的,儿汤掌管秋天的,贡禹掌管冬天的,四个人分别掌管一个季节。'
大谒者襄章奏请皇帝,高皇帝下诏说:'可以。'
孝文皇帝的时候,在二月份向天下布施恩惠,赏赐孝顺的人、努力耕田的人以及疲病的士兵,祭祀为国事死难的人,做这些事的时间十分不合时令节气。
御史大夫晁错当时做太子家令,向孝文皇帝上书说明这些。
臣恭敬地思考陛下您对百姓臣下恩泽十分深厚,灾难却不停止,臣私下认为恐怕是您的诏令有不合时令节气的。
希望陛下您挑选明了经义、熟知阴阳之道的大臣四个人,分别掌管一个季节的事情,时令到了就明确上报自己掌管的皇帝应该做的政务,来顺应阴阳之道,那可是天下人的大幸啊!“魏相多次上书,陈说该做的事情,宣帝采纳并施行了他的建议。
魏相命令掾史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从家里休沐回到官府,就禀报各处的异闻奇事,有时有反叛的贼寇和自然灾害变故,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宣帝上奏说明情况。
当时丙吉任御史大夫,与魏相同心辅佐汉宣帝,宣帝十分看重他们。魏相性情严峻刚毅,不如丙吉宽和。
魏相执政九年后,于神爵三年三月丙辰日去世,朝廷追谥他为宪侯。
丙吉早年因熟习研究律令,得以出任鲁国狱史,因功逐渐升迁后担任廷尉右监。
后因牵连罪案被免职,于是回到州里做了从事。
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发生,丙吉因为原来是廷尉右监被征召到朝廷,汉武帝命他治理巫蛊于郡邸狱。
当时皇曾孙刘询(即汉宣帝)刚刚出生几个月,受卫太子刘据之案牵连被关在狱中。
丙吉同情太子及刘询的无辜,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们护养刘询,放在宽敞干燥的地方。
丙吉处理巫蛊案件,连续多年不能结案。
后元二年,武帝病重,往来长杨、五柞宫之间,望气之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便派使者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人,不分轻重一律都杀掉。
内谒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丙吉闭门拒绝使者进入,说:“皇曾孙在,别的人无辜杀死都不可,何况皇上的亲曾孙?“
双方相持到天明,郭穰不能进去,于是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
武帝也醒悟了,说:“这是上天让他这么做。“
于是大赦天下。郡邸狱关押的人独赖丙吉得生,而大赦之恩又遍及天下。
刘询重病,几次几乎死去,丙吉多次嘱咐护养他的乳母好好用药治疗,照顾刘询很有恩惠,用私人财物供给他的衣食。
后来,丙吉担任车骑将军市令,升任大将军长史,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
其后,丙吉又调任光禄大夫、给事中。
元平元年,汉昭帝驾崩,没有继承人,大将军霍光派丙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
刘贺即位后,因为行为不守法度被废,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大臣商议立国君的事未定。
丙吉向霍光陈述说:“将军侍奉孝武帝,受襁褓属托,任天下重任,孝昭皇帝早崩无后人,海内忧惧,想快点知道继承的国君。
发丧之日按天意拥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