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叁部:妖孽宫廷 第20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第叁部:妖孽宫廷 第20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及待浑邪王率部到来,商人因与匈奴人做买卖,被判处死罪的有五百多人。

汲黯请得被接见的机会,在未央宫的高门殿见到了汉武帝,他说:“匈奴攻打我们设在往来要路上的关塞,断绝和亲的友好关系,我国发兵征讨他们,战死疆场与负伤的人数不胜数,而且耗费了数以百亿计的巨资。

臣我愚蠢,以为陛下抓获匈奴人,会把他们都作为奴婢赏给从军而死的家属,并将掳获的财物也就便送给他们,以此告谢天下人付出的辛劳,满足百姓的心愿。

这一点现在即使做不到,浑邪王率领几万部众前来归降,也不该倾尽官家府库的财物赏赐他们,征调老实本分的百姓去伺候他们,把他们捧得如同宠儿一般。

无知的百姓哪里懂得让匈奴人购买长安城中的货物,就会被死抠法律条文的执法官视为将财物非法走私出关而判罪呢?

陛下纵然不能缴获匈奴的物资来慰劳天下人,又要用苛严的法令杀戮五百多无知的老百姓,这就是所谓'保护树叶而损害树枝'的做法,我私下认为陛下此举是不可取的。“

汉武帝沉默,不予赞同,而后说:“我很久没听到汲黯的话了,今日他又一次信口胡说了。“

事后数月,汲黯因犯小法被判罪,适逢汉武帝大赦,他仅遭免官。于是汲黯归隐于田园。

过了几年,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老百姓很多人私铸钱币,楚地尤其严重。

汉武帝认为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任他为淮阳郡太守。

汲黯拜伏于地辞谢圣旨,不肯接印,汉武帝屡下诏令强迫给他,他才领命。

汉武帝下诏召见汲黯,汲黯哭着对汉武帝说:“我自以为死后尸骨将被弃置沟壑,再也见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又收纳任用我。

我常有狗病马病的,体力难以胜任太守之职的烦劳。

我希望当中郎,出入宫禁之门,为您纠正过失,补救缺漏。这就是我的愿望。“

汉武帝说:“你看不上淮阳郡太守这个职位吗?

过些时候我会召你回来的。

只因淮阳地方官民关系紧张,我只好借助你的威望,请你躺在家中去治理吧。“

汲黯向汉武帝告别后,又去探望大行令李息,他说:“我被弃置于外郡,不能参与朝廷的议政了。

可是,御史大夫张汤他的智巧足以阻挠他人的批评,奸诈足以文饰自己的过失,他专用机巧谄媚之语,强辩挑剔之词,不肯堂堂正正地替天下人说话,而一心去迎合主上的心思。

陛下不想要的,他就顺其心意诋毁;陛下想要的,他就跟着夸赞。

他喜欢无事生非,搬弄法令条文,在朝中他深怀奸诈以逢迎汉武帝的旨意,在朝外挟制为害社会的官吏来加强自己的威势。

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陛下进言,您和他都会被诛杀的。“

李息害怕张汤,始终不敢向汉武帝进谏。

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

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

汉武帝得知汲黯当初对李息说的那番话后,判李息有罪,诏令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依旧掌管淮阳郡。七年后汲黯逝世。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祖先郑君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项羽死后,不久就归属了汉朝。

刘邦下令所有项羽的旧部下在提到项羽时都要直呼其名,郑君偏偏不服从诏令。

刘邦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项羽名讳的人都拜为大夫,而赶走了郑君。郑君死于孝文帝时。

郑当时以仗义行侠为乐事,解救张羽的危难,声名传遍梁、楚之间。孝景帝时,他做太子舍人。

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四郊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各位老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总是担心有所疏漏。

郑庄喜爱道家学说,仰慕年长者,那种情意殷切的劲儿,就好像惟恐见不到人家一样。

他年纪轻,官职卑微,但交游的相知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天下知名的人物。

汉武帝即位后,郑当时由鲁国中尉、济南群太守、江都国相,一步步地升到九卿中的右内史。

元光四年,因灌夫使酒骂座,窦婴与田蚡之争愈演愈烈,汉武帝让两人在东宫辩论,二人针锋相对,互相指责,于是汉武帝向在朝的大臣征询意见,郑当时认为窦婴对,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汉武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