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人力物力,社会能否承受?
若采取防御策略,则武帝一朝的基业是否会毁于一旦?
实际上在昭帝一朝这个问题就存在。
几个辅政大臣之间意见也并不统一,其中霍光的意见是采用防御战略。
这与处处想要模仿汉武帝文治武功的汉宣帝有着巨大差异。
汉宣帝是历史上最卑贱的皇帝,虽然他出身高贵,但是他却有着悲惨的童年。
他的祖父刘据受巫蛊之祸影响自杀身亡,全家也就背负上谋反弑君的罪名。
宣帝在襁褓中的时候就是一名死囚,可以说他的遭遇比明太祖朱元璋还要差,朱元璋至少还有自由,而宣帝随时都有可能命丧黄泉。
也许是祖父刘据在保佑着他,汉武帝晚年把他纳入皇室,承认他是皇室子弟,为他后来君临天下奠定了基础,他是汉武帝的嫡系子孙,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里,创造了多项纪录,让后世帝王无法超越,他把汉朝国力推向巅峰,留下了六十万骠骑军队,是周边三十七个国家兵力总和的三倍,汉朝军队的战斗力让周边各国和匈奴人闻风丧胆,致使汉朝的宿敌匈奴,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周边各国均奉大汉为上国,愿意进贡称臣。
他执政是二十五年里,国家犯罪率创历史新低,牢房根本无人可关,全国全年的死囚人数不足一百,堪比后来唐代贞观之治的犯罪率,他少年时生长在民间,幼年时游玩于天牢,见过各式各样的罪犯,知道他们的犯罪心理,能明白他们的生活苦楚,他知道怎么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犯罪,从而减少犯罪率。
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里,一直心系黎民百姓,关注天下苍生,虽然登基为帝,但是始终以百姓生活为念。
皇后许平君也是勤俭持家,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宣帝三次大规模的见面全国人头税,所征收的税费不足汉朝其他时候的一半。
自汉以来,最富庶的不是“文景之治”,而是宣帝的“昭宣中兴”,清朝购买两个鸡蛋的钱,在宣帝时期就可以购买相当于二十斤大米,他解决了武帝时期流民遍野的局面,开创了富足的大汉社会。
他执政是二十五年里,打开了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大陆,把华夏文明的火种传播至西域,奠定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汉文化,把华夏文明的火种播撒到西域各国。
他还给国库留下两万万的国库储备,这个数量比他即位的时候多出了十倍,西域小邦来朝见宣帝,宣帝总是有丰厚的赏赐,让各国小邦都愿意臣服于大汉,宣帝还建立西域都护府,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横跨欧亚大陆其历史意义非比寻常。
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里,对原配妻子始终痴心一片,纵然妻子许平君离世二十年,他仍然初心如故,他是中国历史昂、上最痴心的皇帝,为了给许平君皇后名分,不惜与权臣霍光抗衡,还下发了历史上最浪漫的诏书,他的故剑情深值得天下男子相效仿,他为扶持许平君的儿子刘奭顺利上位,终身不临幸新皇后,许平君被毒杀后,他隐忍五年,最终让仇敌全家被灭,并且和许平君合葬在少年时生活的杜县,哪里有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里,不追求长生不老,不嗜好丹药养生,即使四十一岁驾崩,也不信鬼神之说,不亲近术士法师,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宣帝还创立麒麟阁功臣榜,把对国家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写上麒麟阁,让他们的功绩名留青史,让后世的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争相效仿,就是因为这才有了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宣帝时期的众多老臣都能善终,并且青史留名,正是因为有一个英明的君主。
知道汉宣帝的人,都会惊叹他不输于秦皇汉武的历史功绩,但是历史却忽略了他,让他的名气没有秦皇汉武大,甚至不如后来的唐宗宋祖,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宣帝长眠之地的杜陵多年以后依旧香火鼎盛。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他们摧毁大汉历代皇陵,但是唯独对宣帝的杜陵秋毫无犯,老百姓自发的保护着宣帝的陵墓,这一点足以让各路帝王汗颜,他也是唯一一个为了百姓生活方便,把自己刘病已的名字改为刘询的,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
可惜的是宣帝四十一岁就英年早逝了,留给后世的是一个强大的大汉王朝,汉朝的疆域也在宣帝时期达到最大,至今听到“反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总是热血沸腾,宣帝的霸气可超越武帝刘彻,文治武功皆在文帝刘恒之上,对妻子痴情在众皇帝之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