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肆部:纸醉金迷 第2章 托孤

第肆部:纸醉金迷 第2章 托孤

帝便下令收回诸葛丰的符节。

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上书推辞说:“臣丰低能胆小,文不足以鼓励他人从善,武不足以捉拿邪恶。

陛下不估量臣能否任命为司隶校尉,没有什么效劳表现,又提高臣的职位任光禄大夫,官位高了职责也重了,不是臣应当在的位置。

又被年岁衰暮逼迫,常担心有一天会忽然死去,没有什么来报答皇上的厚恩,使评论是非之士和讽谏之臣没有补益,长久地得到一个白吃饭的名声。

所以常常希望抛弃性命,不待时机就斩奸臣之首,悬在都市,把他罪恶写在简牍上,使四方人知道干坏事的处罚,然后退下来被斧钺斩首,实在是臣心甘情愿的。

仅凭布衣之交,尚且还有结为生死与共的朋友,今凭四海之大,竟无为节操和友谊而伏死的大臣,都苟合曲从讨好,循私挠法相互包庇,顾私门利益,忘记国家政事。

邪恶污秽之气上感于天,因此灾异屡现,百姓贫困。

这是臣下不忠的结果,臣实在以此为耻不止。

凡是有人情的莫不想安存而恶危亡的,然而忠臣正直之士不逃避祸患的,的确是为国君啊。

今陛下如天覆地载一样,于物没有不容纳的,派尚书令尧赐臣丰书说:'司隶侦察揭发不守法纪,奖善惩恶,不能独断专行,避免出现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顺从经术意思。'

真是恩深德厚,臣丰顿首幸运得很。

臣私下非常愤懑,希望赐予臣清闲,望陛下裁决。“

汉元帝没有应允。

此后,诸葛丰的意见更加不被汉元帝所采纳,于是他又上书说:“臣听说伯奇为人孝顺却被父亲抛弃,伍子胥忠心却被国君杀害,鲁隐公慈爱却被弟弟杀死,叔武尊敬兄长却被哥哥杀戮。

凭这四子的高尚行为,屈平的才能,然而还是不能使自己表白反而被杀戮,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昭示世人吗?

如果让臣杀身来治国,被诛来显扬国君,臣的确愿意。

惟独怕没有补益,却被众多的邪恶之人所排斥,让谗夫得逞,正直之路被阻塞,忠臣丧气,智士塞口,这是愚臣所惧怕的事啊。“

诸葛丰于同年春夏之际,遭捕判罪,在位的官员多议论他的不是。

汉元帝调诸葛丰为城门校尉,诸葛丰上书告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

汉元帝却认为诸葛丰不正直,乃下诏御史:“城门校尉诸葛丰,前与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在朝之时,屡次称赞周堪、张猛之美。

诸葛丰前任司隶校尉,不顺应四季,治理法度,专作苛暴,来获取虚威,朕不忍心交法官审讯,让他做城门校尉。

他不内心反省自己,却反怨周堪、张猛,来求报怨,告案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恣意毁人声誉,不顾前言,真是特别不忠实的人。朕可怜诸葛丰年纪老了,不忍心加刑,就把他免官做庶人吧。“

诸葛丰就这样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诸葛丰原是掌管督察百官以及三辅各郡的司隶校尉。

因为他为人刚直,与众不同,闻名于朝廷,好几次冒犯贵戚,使得很多在位的人都说他坏话。

后来在春生夏长的时候,以不顺天时而去拘捕审治人犯,遭到处罚,被降为掌管长安各城门守备的城门校尉。

不知为什么诸葛丰竟也上书告发周堪和张猛的罪状。

汉元帝不以为诸葛丰所告发的有理,就下诏令给御史大夫,说:“城门校尉诸葛丰,以前和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称赞周堪和张猛的美善。

诸葛丰以前是司隶校尉,因为不能顺应四时,修饰法度,专尚苛暴,以得虚威;朕不忍心把他下给司法官吏去治罪,所以贬他为城门校尉。

他却不知内自反省,反而怨恨了周堪和张猛,以求报复,举告毫无证据的言辞,揭发难有佐验的罪名,是毁是誉,随意指责,不顾前言周堪和张猛的美好,今则攻讦他的过失,先后相违,没有比这更无信的了。

朕怜惜诸葛丰的年老,不忍心加给他刑罚,现在要免他为平民。”

皇上又接着说:“诸葛丰举告周堪和张猛的贞信不立,朕因为怜惜他们而不去治罪,同时也爱惜他们才能未能有所发挥,所以现在降周堪为河东太守,降张猛为槐里令。”

回过头来,认真分析为什么汉元帝对周堪和张猛会有这样的处理结果,最为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