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尹。
翟方进在做京兆尹的时候,打击豪强势力非常严厉,京城的人们都害怕他。
当时青州刺史胡常听说了翟方进的事,特意写信劝翟方进,太过威严会失去人心。
翟方进是个能听到进去话的人,马上就放松了威严。
翟方进做了三年的京兆尹之后,被汉成帝升任为御史大夫,终于走到了朝廷核心官员的位置上。
几个月后正好遇见丞相薛宣因为办事不力被罢免。
汉成帝认为翟方进的能力做的了丞相,于是就任命翟方进接任丞相一职,奉高陵候,封地一千户。
翟方进因此走上了他为官生涯的最高峰,此时的翟方进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凌,被人嫌弃的小官吏了。
当翟方进拥有了权势富贵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孝顺他的继母,翟方进的继母在他父亲死后,还照顾供养和翟方进很多年,翟方进对他的继母感激涕零,所以侍奉继母非常虔诚。
后来翟方进的继母去世,翟方进为继母守孝二十六天,二十六天之后,翟方进蔡开始办公。
翟方进做丞相的时候,清正廉洁,公正严明,谨守礼仪,不敢犯一点点错。
而且翟方进不畏权贵,执法严苛,只要是对方犯了错,不管是高官还是权贵,翟方进都敢弹劾。
比如翟方进弹劾过的陈咸、朱博、萧育、逢信、孙闳等人都是出自长安的世家子弟,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有才名。
然后翟方进出身寒微,却在几十年里凭借优秀的政绩后来者居上,做到了丞相的位置,他丝毫不害怕,依然用律法去弹劾罢免了这些人。
早在汉元帝的时候,陈咸就已经成为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后来汉成帝继位,陈咸经历几次的升迁于贬谪后进入朝廷人少府一职,当时于身为刺史的翟方进关系很好。
再次事前逢信已经做到了京兆尹,太仆,为卫尉了,无论是为官的政绩和资历都在方进之上。
等到御史大夫的官职空缺出来的时候,陈咸,翟方进,逢信都是备选范围内的人选,最后翟方进得到了这个职位。
后来丞相薛宣因为办事不力被罢免,翟方进因为做过丞相司直被牵连,陈咸趁机责问翟方进,想要得到昔日好友翟方进御史大夫的职位,翟方进因此跟陈咸反目成仇。
之前,大将军王凤上奏举荐任命陈汤为中郎,非常信任陈汤,后来很多证实都跟陈汤商量之后才决定。
后来王凤去世了,他的弟弟车骑将军王音代替王凤辅政,也十分看中陈汤。
当时陈咸,逢信和陈汤都十分交好,陈汤也在王音和王凤的面前称赞逢信和陈咸。
后来王音王去世,王凤的弟弟成都候王商又继任大司马卫将军继续辅政。
但是王商和陈汤有旧怨,王商就抓住陈汤的过错弹劾他,经过查证陈汤确实有罪,汉成帝就罢免了陈汤,流放到了敦煌。
当时翟方进已经做了丞相,之前与他反目成仇的陈咸非常害怕,生怕翟方进上位之后报复自己,毕竟翟方进的小心眼是出了名的,自己当初对翟方进落井下石,翟方进很有可能报复自己啊。
陈咸想要缓和关系,拿不准翟方进的意思,就派小官杜子夏去试探一下翟方进的意思。
子夏受命前去拜访翟方进,经过试探之后,却发现依然对陈咸对他落井下石的事耿耿于怀。
所以不敢为陈咸开口求情,心理也知道以翟方进的性格,有机会一定会反击陈咸,陈咸恐怕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
果然不久之找翟方进就上奏弹劾陈咸和逢信,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明知道陈汤结党营私,攀附权贵,违反乱纪,还和他交往过密,以求升迁,请求汉成帝将二人罢免。
汉成帝同意了,陈咸和逢信两位高官再次折在了翟方进的手上,翟方进有一次震慑了群臣。
过了两年,汉成帝下诏举荐品行端正,敢于直言的谏臣,红阳侯王立立刻举荐陈咸,陈咸因此做了光禄大夫,给事中。
翟方进不甘心陈咸再次翻身,非要按死陈咸。
于是再次弹劾陈咸,说陈咸之前就是因为品行不端,贪赃枉法才被免职的,没有把陈咸杀了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怎么能够再次为官。
翟方进还顺便弹劾了红阳侯王立举荐人才的时候,隐瞒实情。
汉成帝因此罢免了陈咸,但是却下令不要翟方进弹劾王立。
其实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