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4章 隐藏的矛盾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4章 隐藏的矛盾

再亲临,赠以将军、侯的印绶,用漆红了轮子的车子装着,让武士们排成军阵送葬,谥封为成侯。

安葬完毕,光武再亲临其坟,妥为安置其夫人家室。

寇恂,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

寇恂出身世家大族,曾为上谷郡功曹。

更始二年,投奔大司马刘秀,授偏将军,册封承义侯。

此后,治理河内郡、颍川郡、汝南郡,讨伐隗嚣,为东汉王朝建立颇有功劳。

刘秀称帝后,担任执金吾,册封雍奴县侯。

建武十二年,病逝,谥号为威。

新朝末年,寇恂任上谷郡功曹,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

更始元年,刘玄建立更始政权,派遣使者招降河北各郡国,允许“先降者复爵位“。

使者到上谷,寇恂随从耿况前往迎接,并缴上太守印信。

使者接受印绶后,却没有归还的意思。

寇恂便率兵入见使者,请求归还印信。

使者道:“你想胁迫我吗?“

寇恂道:“不是我威胁你,是你考虑问题不周啊。现在国家尚没建立信誉,您这么做怎能取信于天下?“

使者没有回应。

寇恂大怒,以使者的名义传召耿况。

耿况来后,寇恂将印绶交给耿况。

使者无奈,只得恢复耿况职务。

更始二年,王郎派使者到上谷,让耿况发兵援助。

寇恂认为刘秀“尊贤下士,士多归之“,与同僚闵贡劝说耿况拒绝王郎,归顺刘秀。

耿况畏惧王郎势大难拒,寇恂便建议联合渔阳太守彭宠共抗王郎。

耿况接受寇恂的建议,派他前去渔阳。

在约好彭宠后,寇恂返回上谷,途中行经昌平,袭杀王郎使者,夺其部众,然后与耿况之子耿弇率军南下,在广阿追上了刘秀。

刘秀拜寇恂为偏将军,号称承义侯。

此后,寇恂跟随刘秀进攻河北农民军,并多次同邓禹商议军国大事。

邓禹认为寇恂奇才,与其相交甚厚。

刘秀平定河北后乘胜南下,又攻取了河内郡。

此时,更始政权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率领大军镇守洛阳。

同时并州地区也驻有更始政权军队,与洛阳形成南北包围河内之势。

刘秀认为河内形势严峻且须固守,但很难选择一位足以胜任这一任务的人,为此征求邓禹的意见。

邓禹说:“昔日高祖让萧何守关中,从此没有西顾之忧,所以得以专心于山东,终于成就大业。

今河内傍临黄河,十分坚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治理百姓驾御民众的才能,非他不能担此重任。

“于是,刘秀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并对他说:“河内富裕,我将因此而兴起。

昔日高祖留萧何镇守关中,我现在也把河内委托给你,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领鼓励士卒,防守遏制其他兵马,不让他们北渡就可以了。“

得到任命后,寇恂下令所属各县讲武习射,砍伐竹条,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以供军资。

建武元年,朱鲔听说刘秀北上平定河北,河内兵力薄弱。

便派遣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强率三万余人渡河进攻温县。

寇恂闻讯后,立即前往救援,并命各属县发兵,到温县会师。

军吏都劝他调集众军之后再出兵,寇恂说道:“温县,是河内郡的藩蔽。温县失守,河内郡就守不住了。“

于是驰援温县。

次日早晨,两军交战,恰巧偏将军冯异率部与各县援军赶到。

寇恂见援军军势浩大,于是让士卒大声鼓噪,大呼:“刘公兵到!“

苏茂军听闻,阵型松动。

寇恂率军冲击,大破苏茂,并乘胜追击。

苏茂败军一直逃到洛阳,贾强战死,数千士兵投河而死,一万余人被俘,寇恂与冯异过黄河而还。

从此,洛阳震恐,紧闭城门。

捷报传到河北,刘秀大喜道:“我就知道寇子翼是可以胜任!“

诸将纷纷庆贺,并乘势劝刘秀称帝。

同年六月,刘秀在鄗邑即皇帝位。

当时汉军军粮急缺,寇恂亲自督促粮运,畜力不足,又组织人力挽车,奔赴各地,前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