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1章 阴丽华: 魅力、财富与人脉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1章 阴丽华: 魅力、财富与人脉

兵来接她。

别离两载,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夫君不但已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了他们的骨血,阴丽华当时的心境无从推测,刘秀的心情更是难以言表,二人相对,恐怕难免命运无常的心酸与感慨。

阴丽华到来不久,刘秀便封其为贵人,与郭圣通相同。

又更封其兄阴识为阴乡侯,使阴丽华的娘家在建武政权的爵位高于郭圣通娘家。

新皇朝已经建立近一年,中宫后位的人选也提上了日程。

刘秀以阴丽华“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希望能够立原配阴丽华为后。

可阴氏却坚辞不受,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承担皇后之位。

这也是阴丽华做出的决定了她今后人生轨迹的最重要的选择。

刘秀即位后迟迟不立后,而随阴丽华的到来阴识又受到刘秀的优遇,不知道这件事对刘扬有了怎样的影响,建武二年正月,刘扬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被刘秀所派的耿纯击杀。

按常理,郭圣通的舅舅犯下谋反大罪,多少应当受到些牵连,阴丽华身具原配名分,又被刘秀属意,此时应该占有优势。

然而,建武之初四周强敌环伺,内部也有人怀有异心,政权并不稳定。

仅仅建武二年一年,刘秀政权便发生了多次反叛事件。

这也决定了刘秀此时并不可能像承平帝王那般实行夷三族的残酷手段,仅有刘扬、刘让被杀,不仅没有牵连其他真定族人,还将刘扬之子刘得封为真定王。

郭家不过是刘扬的妹夫家族,未参与谋反,按律不当牵连,更何况郭圣通有诞育皇嗣的大功。

因此,在这样特殊的形势下,阴丽华所拥有的“优势”不过一句空谈。

此时,真定王室之人也在惶恐不安之中等待着刘秀将如何对待他们。

建武二年刘秀争夺天下的资本只有河北,而河北旁有幽州彭宠反叛,内有内黄五校贼作乱,而此时刘秀则面临关中、南阳、淮阳等地多线同时作战的问题。

虽然真定宗室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与刘秀对抗,但是他们如果联合彭宠作乱,刘秀则抽掉不出足够的兵力平乱,在面临与真定王室族人矛盾激化、河北动荡的状况下,立郭圣通为后,刘强为太子,恰恰是可以向真定王室表明皇帝无意牵连刘扬族人的态度,缓和真定王室族人焦虑情绪的最佳选择。

郭圣通作为连接真定王室与刘秀之间的桥梁,在刘秀建国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一直伴驾左右。

而郭氏家族也并没有参与到刘扬谋反之中,仍然有从龙之功。

东汉初年的功臣宿将,除了少数几人在刘秀去河北之前便跟从他,均是刘秀离开洛阳之后,从各地慕名追随而去的,只知皇帝身边有一位身世显赫的郭圣通,而不大清楚原配阴丽华。

最重要的是,郭氏有子,对于拼上全家性命跟着刘秀打天下的群臣来说,继承人才是保障王朝传承,保住胜利果实最重要最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他们不太可能因为阴丽华是原配就支持她当皇后。

刘秀在有一次在打仗过程中失踪,众将不知刘秀死活,焦虑不安,吴汉情急之下甚至想到了奉刘秀的侄子为主,可见新生的建武政权对继承人的迫切需要。

阴丽华虽占有原配名分,又有刘秀的推重,但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

在刘秀建国过程中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故立阴氏为后,实众心难服。

且中宫正位,身负管理后宫之责,以阴丽华的资本也很难管理出身高贵且育有子嗣的郭圣通,所以她坚决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后位。

考虑到国家形势和朝臣们的不安,刘秀最终不再坚持立阴丽华,接受了她的辞让。

建武二年四月在苏茂杀淮阳太守依附另一位称帝的宗室刘永之后,刘秀册封宗室。

五月封谋反的故真定王刘扬之子刘得为真定王。六月,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其子刘疆被册封为太子。

阴丽华以原配名分让出后位成为刘秀后宫特殊的存在、刘秀得以有嫡子作为正式继承人稳定朝堂、郭圣通得到皇后之位,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形势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角度考虑,这个决定是三个人最恰当、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建武四年五月甲申,阴丽华在元氏县生下长子刘阳。

这是一次颇为不平凡的出生经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