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5章 跳梁小丑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5章 跳梁小丑

大。

建武元年,朝臣百官俸禄不过升斗米。

建武三年,一斤黄金只能买到五升豆子,在外打仗的士兵没有军粮只能用果实充饥。

到了建武六年,国家经济稍微好转,作为仅次于列侯之位的关内侯,月俸不过二十五斛,由此可见其他官员的工资也颇为可怜。

建武十三年之前,皇帝皇后没有仪仗,直到打败公孙述才运到洛阳。

国家平定之后,各地开始进献珍品美味,但刘秀自己都不吃,而是分给列侯。

直到建武二十六年,百官俸禄才增加到正常水平。

阴丽华身为刘秀妃嫔,与刘秀同甘共苦,亲眼见证着这个王朝的建立。

东汉初年,天下兵戈四起,甚至达官显贵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建武六年刘秀赐给隗嚣的财宝竟在运送途中被偷走,由此可见当时治安之混乱。

建武九年,毗邻京师洛阳的颍川和河东两郡发生变乱,叛军和盗贼四起。

此时阴家因为富比王侯而成为了盗贼眼中的目标。

阴丽华的母弟被贼人劫持,在官府的捉拿时,被盗贼杀害。

实际上,两汉民风彪悍,东汉安帝、顺帝时期,法治松弛,盗贼甚至劫持王公大臣作为人质勒索,就更不用说天下未定的东汉初年。

这令刘秀感到甚为悲伤。

皇妃家眷遇害,皇帝下诏安抚,也在情理之中,但皇帝的诏书却偏重于强调自己不忘与原配的患难之情。

最重要的是,在立郭圣通为后七年之后,刘秀再次旧事重提,诏书很直白的说拥有“母仪之美”的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而郭皇后能成为皇后,完全是贵人阴丽华“固辞”的结果,也是在暗示,给阴家的一切待遇都是阴丽华理所应当、不容置疑的。

以我们今人的角度,的确阴丽华对刘秀付出良多,刘秀本来就应该补偿阴丽华。

而在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古人眼中,却具有不同的意义,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认为刘秀下了这道诏书之后,郭后就无法安于皇后之位了。

而且,当时天下未平,很多功臣还没有封地,刘秀以阴丽华曾固辞后位的缘由,给阴家兄弟封爵,西汉只有皇后外戚才能封侯,而且也不可以太多。

王政君为太后时,因其家封了五个关内侯备受诟病。

而此次刘秀将阴丽华的兄弟先于功臣封侯,对于那些在前方打仗拼命还未得到封赏的将军士兵眼中,不啻于极大的恩宠。

刘秀在建武十三年刘阳十岁之时摸着他的头说“吴季子”,此言更是引人遐想。

吴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寿梦却希望他继承,于是他的哥哥纷纷辞让储位,希望他即位,他却推却了。

联系阴丽华和阴家兄弟让后、推让爵位的举动,不难看出,刘秀希望刘阳能够继承大统,却又担心他受母族谦让的家风影响,不肯接受父亲的一片苦心。

而十岁稚龄便通晓春秋的刘阳,却毫无所惧,以一句“愚戆无比”评价吴季子的行为,也向父亲表明了自己当仁不让的态度。

建武九年,郭皇后已经完全失宠,被刘秀疏远。

尚书令申屠刚在任期间多次谏言让郭圣通所生的太子刘疆就东宫,却被刘秀拒绝,并最终把申屠刚贬黜出京。

建武十三年,蜀地平定后,刘秀大封功臣外戚,但其中却不包括郭圣通的外戚族人,其弟郭况直到建武十四年,才升任城门校尉。

建武十五年,阴氏和刘秀的母族樊氏增封,却没有包括郭圣通的弟弟郭况。

而刘秀封皇子为公,阴丽华的长子刘阳封东海公,东海国据二十三县,为诸子之中最大的。

郭圣通因为日渐失宠,她的外戚也始终不像阴家兄弟那样受到刘秀的亲信和重用,因此越来越对刘秀感到怨恨和不满。

建武十六年,刘秀度田,收到一片简牍,写到“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东海王刘阳在朝堂上当众揭露,这是因为”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刘秀由此加大了度田的核查,并杀了十余个郡守。

在平定了度田引发的叛乱之后,刘秀将叛乱的魁帅严厉处罚,迁往他地,度田成为东汉定制,社会恢复了安定,形成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

而刘秀在经过“退功臣进文吏”,削弱了朝堂上功臣的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