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8章 王元的战略分析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8章 王元的战略分析

面献计,利用重赏招募死士突袭汉军。

十一月,延岑利用汉军主帅吴汉的轻敌思想,率领死士突袭成功,大败汉军。

吴汉拉着马尾过江才逃得一命,更重要的是夺得了汉军的全部粮草,使之失去继续作战的后勤保障。

吴汉曾一度想退兵而去,在张堪的劝阻之下,才决定继续围困成都。

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只有七日军粮的吴汉命令臧宫率部猛攻成都咸阳门,延岑亲自率领主力阻击臧宫所部。

延岑与臧宫在咸阳门外展开了激战。

这一仗,从清晨一直厮杀到正午,双方难分胜负。

延岑见状,尽遣精锐上阵,将汉军的连续三次冲锋打了下去。

此刻,恰好到了午饭时间,延岑军虽然得胜,兵锋已疲,急需休息。

这时,汉军骑兵发动突袭,将观战的公孙述刺成重伤,延岑慌忙退兵。

回城之后,延岑被陷入弥留之际的公孙述托付后事,公孙述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延岑,并希望他率军死战到底。

但公孙述死后,延岑反复思量,最终没有按公孙述的遗嘱去做,他决定向汉军投降。

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清晨,延岑在成都城头树起白幡,打开城门带着残部向汉军投降。

吴汉率军入城之后,并没有放过这个与汉军打了十年仗的老对头,随着吴汉的一声令下,延岑被推出斩首,公孙述尸体上的首级也被砍下!公孙述、延岑二人满门老小数百口,全部被屠杀殆尽,无论老幼,一个不留!

随之而来的就是汉军在成都的劫掠和屠杀。

建武十二年十月底,汉军在吴汉等人的统帅之下,包围了成都,公孙述面临战与降,生与死的选择。

一天,公孙述把延岑召到宫中,紧急商议。

他说:“事已至此,应该怎么办呢?“

延岑慨然道:“大丈夫面临绝境之时,应当死中求生,岂能坐以待毙!

国库里还留那么多的珠宝做什么?只要击退了吴汉,要多少有多少。

恳请陛下切勿再吝惜!“

公孙述当即准奏,下令将国库、宫廷中积攒的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向城中募兵。

公孙述立即得到了五千名敢死队士兵!

他将这些人全部交给延岑,令他设法破敌。

几天之后,公孙述派部队大举出城挑战!

汉军统帅吴汉立即传令:“全军出动,会战城下!“

其实,延岑派出城外野战的部队,不过是“疑兵“而已,目的是迷惑汉军,吸引吴汉的注意力。

吴汉全军都去正面攻击,侧翼、后方没有设置兵力协防,正好落入了延岑的圈套。

此刻,延岑早已亲率主力潜出成都,召集被打散的旧部,迂回到了汉军背后!

正当吴汉与成家军一部在正面激战之时,延岑率领的迂回部队从他的身后突然杀出。

内外夹攻,汉军大败,死伤无数。成家军满山遍野地涌来,不知道有多少!

吴汉一直退到锦江边。

延岑传令:“休要走了吴汉!生擒杀死者,皆有重赏!“

混战之中,吴汉抓住战马的尾巴过了江,侥幸拣了一条命!

这一仗下来,成都城外的汉军大营被延岑抄了一个底朝天,粮食、辎重几乎全部被延岑缴获!

差一点就迫使吴汉退军。

吴汉一旦退军,公孙述、延岑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惜吴汉在张堪的劝说下打消了退军的想法,成都最终被攻陷。

王元,京兆长陵人,建武元年,隗嚣想劫持更始帝之事败露后,逃回天水,聚集旧部,占据陇右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四处网罗人才。

后更始政权败亡,三辅士大夫们为逃避战乱,纷纷投奔陇右。

王元是其中之一,被任命为大将军。

建武五年,汉光武帝刘秀派来歙劝说隗嚣遣子进京为官。

因听说刘永、彭宠已被刘秀消灭,隗嚣便派长子隗恂到了洛阳。

此时王元认为:天下归谁所主还未可知,不应该一心一意跟随刘秀。

他说,早先更始帝定都长安,四方的州郡、义军一致响应,听其调遣,众人以为天下太平,而更始帝很快就败亡。

如今南有公孙述,北有卢芳,各地称王者也为数不少,故不可听信儒生的游说,抛弃创下的基业,靠他人来保全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