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3章 奋发的青年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3章 奋发的青年

郡箕山。

此时,鬲县五姓豪强造反,驱逐县长。

吴汉认为鬲县造反,是县长的责任,于是将县长逮捕,传檄各郡。

五姓豪强自动开城投降,诸将尽皆拜服。

同年冬,吴汉率耿弇、王常在平原击破富平、获索农民军。

建武五年,农民军夜攻汉营,军中惊乱,吴汉坚守不动,不久军心安定。

吴汉连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敌军,追讨余党,一直追到无盐县,进击勃海。

不久,吴汉随刘秀南征董宪,围困朐城。

建武六年,吴汉攻破朐城,斩杀董宪。

至此,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

关东平定后,隗嚣又反,刘秀命吴汉率军镇守长安。

建武八年,吴汉随刘秀西征隗嚣,与岑彭围隗嚣于西城,关中诸郡甲卒亦奉调围城。

刘秀东归前,告诫吴汉道:“诸郡甲卒但且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就会沮败众心,应当都罢之。“

吴汉与诸将以兵多势众,留诸郡兵以借其力,遂不遵命。

后来果然粮食短缺,士卒逃亡。

隗嚣部将行巡,周宗亦率所借蜀兵前来救援,吴汉终以军粮不继而告败退。

建武十一年,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

岑彭攻破荆门后,率领大军长驱入蜀。

吴汉留守夷陵,修理舟船,事毕率所部三万人溯江西上。

适逢岑彭遇刺,吴汉兼领其军。

建武十二年,吴汉率部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大战于鱼涪津,大破蜀军,遂北上进攻武阳,击溃来救的蜀将史兴,攻下广都,前锋直逼成都。

刘秀曾经告诫吴汉:成都有十多万部队,不可轻视。

只要坚守广都,待他们来攻时,不要与他们争锋。

如果他们不敢来攻,你转营强迫他们接战,必须等到他们精疲力竭,才可以发起攻击。

吴汉求胜心切,率兵二万进逼成都,倚江为营。

自驻江北,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相距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

刘秀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道:我对你下过许多指令,为什么事到临头又乱套了呢?

既轻敌深入,又与刘尚另建营垒,如事情急迫,就来不及了。

敌军如果出兵牵制你,而以大兵攻刘尚,刘尚被攻破了,你也就败了。

幸亏现在没事,你赶快引兵回广都。

诏书尚未赶到,公孙述便已派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围攻吴汉,另派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

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召诸将训话:如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将来的祸患难以估量。

如今要潜师寻得刘尚于江南,合兵一处共同御敌。

若是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必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

成败的时机,就在此一战了。

诸将应诺。

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

谢丰、袁吉发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

吴汉回到广都后,留刘尚拒公孙述,上书报告刘秀,而且自我谴责。

刘秀道:“你回广都,很是适宜,公孙述必不敢忽略刘尚而攻击你。

如果他先攻刘尚,你从广都五十里率全部步骑赴敌,刚好遇到他的危困,必可破蜀兵。“

此后,两军激战于广都、成都之间,汉军八战皆捷,围困成都。

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出城大战,吴汉使护军高午、唐邯率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

蜀兵大乱,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

次日,公孙述大将延岑开城出降。

吴汉率部入城,放兵大掠,族灭公孙述、延岑家族,烧毁宫室,残杀百姓。

刘秀大怒,严词谴责吴汉,又指责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

建武十三年正月,吴汉旅浮江而下,到达宛城后,奉诏令祭祖。

建武十五年,吴汉再率马成、马武北击匈奴,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谋反,自称大司马,进攻太守张穆。

张穆逃奔广都,史歆就移檄到郡县,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