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持节到五原任命窦宪为大将军,并封其爵为武阳侯,食邑二万户。
窦宪坚决辞去封爵。过去大将军的官位在三公之下,按太尉标准设置官属。
此时,窦宪权震朝廷,公卿们迎和旨意,奏请朝廷,使窦宪位在三公之上,太傅之下,同时,也提高了他设置官属的档次。
窦宪率军回京师。
朝廷大开仓府,犒劳赏赐将士,随窦宪出征的各郡二千石长官的子弟,都升任太子舍人(注:太子舍人,舍人是古代记载皇帝言行的官职,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
当时,窦宪兄弟,窦笃为卫尉(注: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地位极其重要,总是以亲信宗族出任此职,以巩固自己的权势。
汉景帝时曾一度更名“中大夫令”,王莽时又曾改称“太卫”。
由于卫尉掌兵,故相当于清朝的九门提督和现在的首都卫戍区司令员。),窦景、窦瑰都任侍中、奉车、驸马都尉。
于是,兄弟四人大修宅第,争竞豪奢,穷极工巧。
永元二年六月,朝廷下诏封窦氏四兄弟侯爵。
只有窦宪拒不受封。
七月,将兵出镇凉州,邓叠任其副将。
北单于因为汉王朝遣还他的弟弟,又派车谐储王等人居延塞见窦宪,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朝见。
窦宪上表请示后,派班固、梁讽前往迎接。
这时,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
汉廷同意,于是,南单于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受重伤逃走。
班固等人走到私渠海,转头返回。
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微弱,想乘机将其彻底消灭,于是在永元三年,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单于,斩首五千余级,北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其国遂亡。
窦宪平定匈奴,威名大盛。于是以耿夔、任尚为爪牙,以邓叠、郭璜为心腹,以班固、傅毅皆置幕府,以典文章,把揽朝政,占据要津。
一时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
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违忤窦宪之意,相继自杀。
朝臣震慑,望风承旨。
窦笃进位特进,窦景为执金吾,窦瑰为光禄卿(注:光禄卿,也称光禄大夫,古代的光禄大夫,相当于现代的高官,“六部九卿”,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九卿是指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卫尉寺卿、大理寺卿、宗正寺卿、鸿胪寺卿、司农寺卿、太府寺卿。)。
兄弟当朝,贵重显赫,倾动京都。
而窦景尤为骄纵,妓客也依仗势力,为非作歹。
他们侵凌平民,强夺财货,篡取罪人,抢掠妇女。
搞得京都商贾闭塞,如避寇仇。而主管官吏,噤若寒蝉,忍气吞声,不敢举奏。
司徒袁安见天子年幼,外戚专权,深为忧虑,言及国家大事,往往呜咽流泪。
无奈当时窦氏势力太大,父子兄弟并居高位,充满朝廷。
除上面提到的之外,尚有窦宪的叔父窦霸为城门校尉,窦褒为将作大匠,窦嘉为少尉,任侍中、将、大夫、郎吏等职的,还有十余人。
窦宪以为有大功于汉,愈加跋扈恣肆。
永元四年,他的党羽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也互相勾结,有的还出入后宫,得幸太后,于是欲谋叛逆。
汉和帝得知了阴谋后,但无法与外臣接触。
素知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而有心机,不事豪党,于是便招来郑众,定计除灭叛党。
考虑到窦宪驻扎在外,怕他兴兵为乱,谋定后忍而未发。
适逢窦宪和邓叠班师回京,和帝大喜,下诏让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并按等级赏赐军中将士,以安其心。
窦宪进城之后,和帝亲临北宫,命将屯卫南、北宫,关闭城门,逮捕了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下狱诛死。
并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让他和窦笃、窦景、窦瑰都回封地去。
窦宪、窦笃、窦景到封地后,都被迫令自杀。
永元十年,窦瑰也被梁棠所逼自杀。受株连者也都免官还乡。
东汉建初年间,虎贲中郎将窦宪,倚仗其妹窦皇后的势力,横行朝野,亲王公主、皇亲国戚没有人不怕他。
他竟然以低价强买了沁水公主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