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着时,对国家没啥贡献,死后一切从简,更不需要物品陪葬。”
梁冀等人准备遵照遗嘱来办理丧事,但朝廷不许,赏赐无数的财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后亲自送丧,顺帝亲临致哀。
当然这不算什么。
顺帝爱屋及乌,不知道有其父未必有其子,把大将军这个职位封给了梁冀,差一点成东汉政府的掘墓人。
梁冀专擅朝政,骄横跋扈,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大肆将官爵给予亲族。
当时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各地盗贼四起,李固追查起官吏们的贪赃不法行为。
南阳太守高赐以重金贿赂大将军梁冀,梁冀收下重金后,在京城内千里飞檄给李固,要他放高赐一马。
但李固根本不给梁冀面子,梁冀最终以朝廷的命令任李固为泰山太守。
梁冀想借此打压李固,因为泰山郡也是一个多盗贼之地,此前已剿过多次,终不能制。
李固到任后,没有急着去剿贼,而是以自己的清正廉洁,恩信招诱。
不到一年,郡内清平。
顺帝刘保下派杜乔、周举、周栩、冯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等八大使臣到州郡,查贪官污吏,七人受命之后,各自领命出发。
只有张纲一人出了京城洛阳没多少路,到了都亭,想到京城外戚霸权,宦官横行,所有源头其实在京城。
他就说出了一句八字名言“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将车轮埋入地下便回到京城,上书弹劾他眼中的豺狼梁氏外戚,列举了梁冀共15条罪状,此上书震动京师。
刘保虽知张纲忠直,但并没有处置梁氏一族,只是来个不理不睬。
广陵郡有个张婴,聚众数万,非常猖獗,州郡不能制。梁冀便向朝廷推荐张纲为广陵太守,想借张婴之刀除去自己的仇人。
张纲到达广陵郡后,只带了十余人,亲笔写了一封手书给张婴,表明自己此来并无恶意,二人相见之后,张纲以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张婴。
张婴散遣部众,归顺朝廷。
消息传回,汉顺帝刘保大喜,便准备对张纲论功行赏,却被梁冀从中阻挠。
张纲就此留在了广陵太守任上,一年后去世。
而八使弹劾的,不是梁氏外戚就是宦官党羽。
刘保既宠皇后又爱宦官,这罪就没法治了。
侍御史种暠,廷尉吴雄、将作大匠李固,痛心疾之下上书要求复行案举。
“八使所纠,宜急诛罚”刘保这才给八使下诏,让他们对不法的官吏考正其罪。
李固,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东汉中期名臣,司徒李郃之子。
年轻时便博览古今、学识渊博,屡次不受辟命。
后被大将军梁商任命为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两地的叛乱,之后对朝廷屡有谏言,颇有裨益。
历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太尉,汉顺帝驾崩后为梁皇后所倚重,但受到梁冀的忌恨。
质帝驾崩后,与梁冀争辩,不肯立刘志(即汉桓帝)为帝,最后遭梁冀诬告杀害。
李固是司徒李郃的儿子,他的相貌奇特,头骨突出像鼎足,向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
李固年少时好学,常改变姓名,不远千里步行寻师。
他研习五经共十多年。博览古今书籍,通晓于风角、星算、河图及谶纬之术。
每次到太学,偷偷到公府看望父母,不想让一同学习的诸生知道自己是李郃的儿子。
四方有志之士大多都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
司隶校尉、益州刺史都命令汉中太守推举李固为孝廉,司空也征辟他为掾属,都不去就职。
阳嘉二年六月初八,京师雒阳宣德亭发生地裂,长八十五丈。
顺帝于是召集三公九卿荐举的淳真朴实之士(李固受卫尉贾建举荐),让他们对策,并特别向他们询问当代的弊病和应该如何为政。
李固在对答中弹劾受宠的乳母以及宦官,顺帝看了众人的对策,以李固为第一名,并立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到她自己的私舍。
各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求恕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任命李固为议郎。
然而,乳母宋娥和宦官都非常痛恨李固,于是伪造匿名黑信,罗织罪状诬谄李固。
顺帝下令查办李固,诏书没有经过尚书台而直接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