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8章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8章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令黄俊奏议,认为降罪但没有正法,所以不应该过多纠缠。

恰逢长沙盗贼又起兵,攻击桂阳、武陵二郡,冯绲因为军还而盗贼再次起兵,遭免职。

不久,又拜将作大匠,转任河南尹。

后改任廷尉,为被诬陷的荆州刺史李隗等人辩白,认为他们不应该被处以重刑。

当时山阴太守单迁因罪下狱,冯绲经核查定其死罪。

单迁是已故车骑将军单超的弟弟,于是诸宦官互相包庇,一共诬告冯绲。

冯绲与司隶校尉李膺、大司农刘祜一起被罚在左校工作。

应奉上疏为冯绲等人说情,冯绲得以免罪,被释出。

后又拜屯骑校尉,再任廷尉,上奏认为宦官的家属亲信不应该担任州郡要职。

意见未被采纳,不久逊位。

建康元年,冯绲与滕抚共同击破扬州盗贼。

在辽东时招纳鲜卑。

延熹五年,以车骑将军率军大破武陵蛮夷,纳降十余万人,平定荆州。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顺帝时,仕州郡,迁涿令。质帝初,三公举文武才,拜九江都尉,进中郎将,拜左冯翊。胡广承宦官指奏黜之。

顺帝末年,扬、徐出现许多盗贼,一连几年相互勾结。

建康元年,九江范容、周生等聚集在一起造反作乱,屯兵占据历阳,成为江淮地区的大祸害,天子派御史中丞冯绲率兵督扬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伐他们。

尹耀、邓显军被打败,工人被贼兵杀害。

又有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再次侵犯郡县,杀害掠夺官吏百姓。

徐凤穿着紫红色衣服,佩带着黑色丝带,自称“无上将军“,马勉戴皮帽穿黄色衣服,佩带玉制的印,自称“黄帝“,在当涂山中安营扎寨。

他们设立年号,设置百官之职,派遣别帅黄虎攻下合肥。

建康二年,广陵贼张婴等人又聚集数干人反叛,占据广陵。

朝廷广求将帅,三公推举滕抚具有文武才能,于是拜他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趟序协助冯绲会合兵马数万人共同讨伐他们。

朝廷又广泛悬赏征募,钱数、各邑之间有所差别。

梁太后担心群贼屯兵集结,诸将不能制服,于是又商议派遣太尉李固。

李固还没有出发,正赶上滕抚等人进攻,大败贼兵,斩马勉、范容、周生等贼首级一千五百个,于是徐凤便率剩余人马攻打烧毁东城县。

下邳人谢安响应招募,率领他的宗亲设下埋伏袭击徐凤,将他杀死。天子封谢安为平乡侯,食邑三千户。

朱穆,东汉学者。河南南阳人。家世衣冠,初举孝廉,后为侍御史。

出为冀州刺史,因弹劾权贵、抑制豪强而受到诽谤,下狱治罪。

后征拜为尚书,为人刚正不阿,居宫数十年,“死守善道“,蔬食布衣,家无余财,其思想节操为人所推重。

时人有“兼资文武,海内奇士“之评。

朱穆对当时的朝政多有批评,主张改革弊政,清除宦官,选用贤能,减省第宅园池之费,拒绝郡国诸所奉送“。

在哲学上,发挥道家重道返朴的观点。否定儒家的礼义而以道与理作为行为的准则。

朱穆自幼即以沉思好学、用心专一而著名,由于精力专注,或丢失衣冠,或跌落坑中,亦不自知;

年50岁时还向同郡隐居武当山教授经传的赵康奉书称弟子,为时人所称服。

朱穆为人耿直有韬略,20岁举孝廉,后拜郎中、尚书侍郎,被人称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

永兴元年,冀州发生严重的水灾饥荒,社会秩序混乱,朱穆奉命出任冀州刺史,因慑于朱穆威名,贪官污吏闻风而逃,冀州百县中仅解印外逃的县官即达四十余人,他一到任,就严惩为非作歹的贪官豪强,终因触怒朝廷宦官权贵,被捕还京师,罚作刑徒。

后得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申诉,为朱穆鸣不平,方获释归居乡里。

居家数载,复为尚书,仍刚直不阿,屡次上书或面谏罢除宦官,桓帝不从,遂遭排挤诋毁,终日愤懑抑郁,于延熹六年发疽而死。

蔡邕,河南尉县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

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