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3章 党锢之祸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3章 党锢之祸

非常重任。

如今你留下众兵将于江夏而擅来襄阳,主公知道后必定会加以怒责。

此举有伤亲情,最终只会使他的病情恶化,这实在不是孝敬之道啊。

刘琦被拒诸门外,不能与刘表相见,刘琦只得流涕而去。

而据《英雄记》及《魏书》记载,刘表病危时曾想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却。

蒯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期人物,演义中为蒯良之弟。

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曾经在刘表初上任时帮助刘表铲除荆州一带的宗贼(以宗族、乡里关系组成的武装集团)。

刘表病逝后与刘琮一同投降曹操,后来官至光禄勋。

蒯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年轻时颇具名望。

大将军何进也因为听闻他长于计略,于是聘请他作东曹掾。

蒯越曾劝何进要先发制人,尽快把宦官杀掉,但何进犹豫不决。

蒯越因而预料何进必会败亡,于是便向何进申请出任为汝阳令。

果不其然,何进最后为宦官所害,蒯越却转危为安。

初平元年,北军中侯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请蒯越及其兄长蒯良与同蔡瑁共谋大事。

刘表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

蒯良首先提出只要当政者能够并行仁义,百姓自然会乐于归附,征兵亦不再会是问题。

但蒯越不认同蒯良的说法,而表示:太平盛世的统治者都是重视仁义,乱世的统治者则会重视权谋。

士兵亦是贵精不贵多的,重点在于能够得到他们的忠心及支持。

袁术为人勇有余而智谋决断不足,苏代、贝羽都是一介武夫,根本不必忧虑;

然而,宗贼的首领则大多贪婪残暴,其部下对他们也心存忧虑。

我手下有些具备修养及能力的人,只要派遣他们到宗贼首领处加以利诱,宗贼首领们必定率众而来。

然后阁下只要把握时机,诛杀那些残暴无道的,再安抚收编他们的部众。

如此一来,本州的军民和百姓,都会因为阁下的恩德而扶老携弱而至。

届时阁下军民归附,就要占据南面的江陵,并且扼守北境的襄阳,那么荆州八郡只要传递檄书就可以平定了。

以后,即使袁术等人再拥兵而至,亦无能为力了!

刘表听完后即大加赞赏蒯越的计策有如臼犯的谋略一般,并采纳了他的计谋。

其后,蒯越总共诱使得五十五个宗贼头目(一说十五人),刘表依从蒯越之前的建议,把他们一并杀掉,吞并他们的部众。

然而,当时江夏贼党张虎、陈生仍然据守襄阳,刘表又派蒯越和庞季前往游说,张、陈二人被说服而答允出降。

因此刘表大致得到了荆州的支配权,自此理兵襄阳。

而蒯越也因功而被拜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

在曹操势力逐渐强大后,蒯越与蔡瑁就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亲曹派。

建安五年,袁、曹双方在官渡对峙时,蒯越劝说刘表不应支持袁绍,而该结交曹操。

刘表最后虽然没有帮助曹操,却也不响应袁绍的请求而共讨曹操,因而间接助长了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

最初,黄祖是刘表阵营中最有力的反曹派人士。

基于黄祖一向为刘表所倚重,又是荆州的大族出身,故黄祖等尚能与亲曹派抗衡,遏制着蒯越的势力。

然而,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春天西伐黄祖,黄氏兵败被杀,荆州境内的反曹派代表意外地逝亡。

而以蒯越为首的亲曹派的实力从此大增。

同年秋天,曹操亦正领十三万大军南征荆州。

八月,刘表病逝,蒯越于是与蔡瑁等人拥立了刘表的次子刘琮为继任人。

当曹操移军至新野时,刘琮本有意联兵刘琦及刘备共抗曹操,但遭到蒯越和傅巽等人反对,最后刘琮唯有顺从诸权臣的意愿而投降曹操。

后来,当曹操听闻蒯越归降后,就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荀彧说:“我不因为得到荆州而高兴,却因为得到异度(蒯越)而高兴。“

从而可见蒯越的声望和才干,以及其冠绝荆襄的影响力。

曹操安顿在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