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经书之事作罢,抚摩着吴佑的背说:“我姓吴的世世代代有季子啊!“
吴佑年二十岁,父亲吴恢去世,家里没有一石粮食的储蓄,但是他不接受别人的送礼。
经常在长垣的泽中牧猪,口里哼着经书。
碰到父亲的朋友,被问道:“您是俸禄二千石级别官员的儿子,却干着这种下贱的工作,即使您自己不以为可耻,怎么对得起你地下的父亲呢?“
吴佑只是口称谢谢,继续牧猪。
陈留太守冷宏,召见吴佑补任郡中文学官,冷宏见到吴佑很是奇异,于是举荐吴佑为孝廉。
后来因举光禄四行(光禄四行即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升任为胶东侯相。
吴佑为政仁爱简易,以身作则。
老百姓有争诉的,常闭门反省,然后再断案,用道德来晓谕他们,有时亲自走到平民聚居之处,力劝和解。
自此以后,老百姓的争端减少,官吏、百姓怀德不相欺诈。
啬夫孙性私自收取百姓五百钱,到集市上为父亲购买衣服,他的父亲接了衣服发怒说:“有这样好的相,哪能忍心欺骗他?“
督促他去伏法认罪。
孙性既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衙门自首。
吴佑把左右的人使开,问他为什么,孙性把他父亲的话都告诉了他。
吴佑说:“你因想孝顺父亲的缘故,受了不好的名声,所谓'看了过错,就知道是怎样的一个人。'“
打发他回去感谢他父亲,并且把买的衣服还是送给了他。
又有一个安丘县的男子名叫毋丘长,他与母亲同在市里行走,碰到个醉汉,侮辱他母亲,毋丘长就杀了这个醉汉逃跑了,安丘县办案人员追踪到胶东捉住了毋丘长。
吴佑叫来毋丘长说:“儿子的母亲被人侮辱,这是人情引以为耻的。然而孝子发怒一定要考虑到后果,行动不能连累父母。现在你背着父母发怒,白日杀人,赦免于你不义;加刑于你又有些不忍,怎么办呢?“
毋丘长用刑具系着自己的双手说:“国家制法,我亲自犯法,您虽然可怜我,但这是不能施恩的。“
吴佑问毋丘长有没有妻子、儿子,毋丘长回答说:“有妻子没有儿子。“
于是移文到安丘,逮捕毋丘长的妻子,毋丘长的妻子到了,把毋丘长的刑具解除,使她与毋丘长同宿于狱中,毋丘长的妻子因此有了身孕。
到冬末行刑,毋丘长哭着对他母亲说:“辜负了母亲,罪该死,应该怎样报答吴君呢?“
于是咬了一个指头吞吃了,含血说:“妻若生子,取名'吴生',说我临死吞指为誓,嘱咐儿子报答吴君。“
然后自缢而死。
吴佑在胶东任职九年,调任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举荐吴佑担任长史。
后来梁冀诬奏陷害太尉李固,吴佑听说后,请求见梁冀,为李固争辩,梁冀不听。
当时扶风人马融在坐,为梁冀写奏章,吴佑对马融说:“李公的罪,成于您的手下。李公如果遭到诛杀,您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
梁冀发怒起身进到房子里去,吴佑也不辞而去。
梁冀将吴佑调任河间相,吴佑因此辞职回家,不再出来为官,亲自浇灌园蔬,用经书教授门生。
马融字季长,是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其从祖为东汉名将马援,他的言语和姿态优美,有才华,善于言辞。
之前,京兆人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门徒,不应州郡征聘,名闻关西地区。
马融跟从他游学,博通经书。
挚恂很欣赏马融的才华,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于是召他任舍人,但马融并不喜欢此职,就没有应命。
客居在凉州的武都、汉阳二郡间。
当时羌人突起,扰乱边境。米价飞涨,自函谷关以西,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
马融也遭受饥困,就后悔了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割其喉,这种以名害生的事,愚夫也不干。'
这是为什么呢?
生是最可贵的。
现在为了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
于是应邓骘的征召出仕。
永初四年,马融被拜为校书郎,到东观典校秘藏书籍。
当时,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