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郭图、辛评挑拨下袁谭攻袁尚。

战败后回南皮。众将叛离袁谭,袁尚大举进攻,袁谭退回平原。袁尚围城,袁谭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

辛毗反而建议应以此机会吞并河北,曹操派大军攻袁尚,袁尚立即回到邺。

辛毗提议辛评投降曹操,为辛评拒绝,但辛评因为其弟辛毗投降曹操而为袁谭猜忌。

建安九年,曹操攻邺,审配侄守将审荣引兵入城,审配愤恨辛评等人败坏袁氏家业,杀害邺城中辛评一家。

郭图,河南省禹州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

官渡之战时力主趁机偷袭曹营,在此计失败后为免于责罚而归罪于率军偷袭曹营的张郃、高览,致使二人背袁投曹。

袁绍死后为其长子袁谭效力,于205年和袁谭一同被曹操所杀。

郭图早期为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初平二年,辛评、荀谌、高干、张导及郭图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郭图受邀成为袁绍谋士。

兴平二年冬天,汉献帝在曹阳被李傕、郭汜等人追逼,沮授劝说袁绍: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

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忧虑关注国家为百姓着想的意思。

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

袁绍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

郭图和淳于琼阻止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

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

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

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沮授说:“现在接来天子,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您考虑。“

汉献帝的登基本来不合袁绍的意愿,所以袁绍没有采纳。

但据《三国志》记载,郭图劝说袁绍迎奉汉献帝,袁绍不从。

建安四年,袁绍消灭公孙瓒,吞并四个州的地盘,拥有几十万军队,于是挑选出十万精兵、一万骑兵,准备攻打许都。

沮授说:近来攻打公孙瓒,出兵长达一年,百姓疲惫穷困,仓库没有积余,赋税劳役正多,这是国家使人深为担忧的事情。

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致力于农耕,使人马得到休息。

若是不能通达天子,就上奏说曹操阻隔我通达天子的路径,而后进兵驻守黎阳,逐步经营黄河南面,多造船只,整修器械,分派精良骑兵,抄掠对方的边境地区,使其不得安宁,而我得到安逸。

这样就可安坐而定天下。

郭图、审配说:兵书上的方法,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比敌人多五倍就进攻敌人,力量相当就可以交战。

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用来讨伐曹操,其势易如反掌。

现在不及时攻取,将来就难对付了。

沮授说:消除祸乱,诛除强暴,这是符合道义的军队;

仗恃人多,凭藉强大,这称为骄傲的军队。

仁义的军队没有敌手,骄傲的军队先就灭亡。

曹操拥戴迎接天子,在许都建造皇宫。

现在发动全部兵力南攻曹操,就违背了义。

而且克敌制胜在于谋略,不在于力量的强弱。

曹操法令已经施行,士兵精强干练,不是公孙瓒那种等着被包围的人。

现在丢弃万分安全的谋略,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军队,我私下为您感到恐惧。

郭图等人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算不义;况且派兵攻打曹操,还怕找不出理由!

再说,主公的部队精强勇猛,将领士兵都想着奋力,如果不抓住时机早早决定大业,就成了人们所说的'上天赐给而不去获得,反而受到上天的谴责。

这是越国所以称霸,吴国所以灭亡的原因。

监军的办法,在于坚持稳妥,而不是根据形势把握时机的权宜之计。

袁绍采纳郭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