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柒部:大结局 第15章 离歌

第柒部:大结局 第15章 离歌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随自己喜好任免官员,又常纵兵劫掠,几年内三辅百姓损失殆尽。

汉代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

初置时能持节,表示受君令之托,有权劾奏公卿贵戚。

司隶校尉除监督朝中百官外,还负责督察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和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的京师地区,起到和刺史相同的作用,但它比刺史地位高。

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

东汉时司隶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惮。

司隶校尉对京师地区的督察也有所加强,京师七郡称为司隶部,成为十三州之一。

司隶校尉成为政权中枢里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董卓称之为“雄职“。

曹操在夺取大权后,也领司隶校尉以自重。

李傕领司隶校尉则可以完全控制朝政,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樊稠,甘肃永靖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官至右将军,封万年侯。

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伙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众十余万反扑长安,败吕布、杀王允,把持朝政。

后马腾因与李傕有隙,于是联合韩遂举兵进攻,李傕派樊稠、郭汜等与其交战,大败马腾、韩遂于长平观下。

樊稠追至陈仓,与韩遂友好罢兵,却遭李傕猜疑。

兴平二年,李傕让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将樊稠刺死(一说趁醉用杖击杀)。

樊稠原为董卓的部曲。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等定计诛杀,他的旧部李傕、郭汜等人向王允求赦不被允许,便听从贾诩之计反攻长安,沿途收罗散兵。

抵达长安后,已有十多万的部队。李、郭二人与樊稠、李蒙等人会合,围攻长安,但因城墙高陡无法攻下。

八天后,吕布军中有益州兵在叛变,叛军接应李傕、樊稠军入城。

于是城破,樊稠等与吕布展开巷战,吕布败走,王允等人遇害。李傕等人在城内纵兵劫掠,百姓、官员死伤不计其数。

不久,李傕便挟持汉献帝刘协,强迫他拜自己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都为中郎将,后任安集将军。

初平三年九月,李傕升任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封池阳侯;

郭汜为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则被拜为右将军(当时以右为尊),封万年侯。

张济被拜为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外出屯驻弘农。由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

兴平元年,屯于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因有私事求于李傕未得应允,于是率兵相攻。

汉献帝派使者劝解,没有成功,随后屯于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率兵从金城来调解纠纷,结果又与马腾联合。

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策划让马腾进袭长安,自己为内应,来诛灭李傕等。

不久,马腾、韩遂率军进驻长平观,种邵等人的计划泄露,便从长安出逃到槐里。

李傕派樊稠、郭汜及自己的侄子李利进攻马腾、韩遂,二人被击败,死伤一万多人。

韩遂、马腾逃回凉州,樊稠等又攻槐里,将种邵等全部杀害。

樊稠进攻马腾、韩遂时,李利作战不力,樊稠斥责他说:“人家要来砍你叔父的头,你还胆敢如此松懈,难道我不能杀你吗!“

马腾、韩遂退走凉州时,樊稠率军追击。

韩遂派人对樊稠说:“天下之事反覆无常难以预料,你我同乡,今天虽有些小摩擦,恐怕还会走到一起的,想和你谈一谈。“

二人于是并马拉着手臂,说笑了很久。

在回师后,李利告诉李傕说:“樊稠、韩遂并马说笑,不知说的什么,但看着关系很亲密。“

李傕也因为樊稠作战勇猛而得到部属拥戴,对他有猜忌之心。

但李傕还是让朝廷加二人开府,与三公合为六府,都参与选拔举荐官吏。

李傕等人都要任用自己推荐的人,如果一有违背,就大发脾气。

有关部门无法应付,只好依照次序任用他们所推荐的人选,先从李傕推荐的开始,其次是郭汜,再次是樊稠,三公所推举的人才,根本没有被任用的机会。

当时长安城中盗贼横行,竟在白日抢劫,李傕、郭汜、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