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柒部:大结局 第18章 公孙瓒

第柒部:大结局 第18章 公孙瓒

有人问原因,公孙瓒说:“如今这些衣冠子弟、善士富贵了,他们都会认为是自己应得的,而不会记得别人的好处。”

公孙瓒宠幸骄纵的大多都是庸才,如算卦的刘纬台、布贩子李移子、商人乐何当三人,公孙瓒和他们结为兄弟,自己做老大,称他们三个为老二、老三、老四。

他们因公孙瓒的缘故,富皆巨亿,有时公孙瓒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还常把他们比作曲周侯郦商、颍阴侯灌婴之类。

田畴回到幽州后,在刘虞坟墓前拜谒祭扫,又发出章表,哭泣着离去了。

公孙瓒知道了大怒,悬赏捕获田畴,对他说:“你为什么独自到刘虞的墓前去哭,却不来给我送报告章表?”

田畴回答说:“汉朝王室衰败,人人怀有异心,只有刘公没有失掉忠信的节操。报告表章中所说的,对将军没有什么好话,恐怕不是您所乐意知道的,所以没有送上。况且将军正在兴办大事以满足自己的欲求,既已杀死了没有罪的主君,又与坚守忠义的臣子为仇,果真做了这件事,那么燕、赵地区的士人将都只会投东海而死,哪还有人忍心跟从将军您呢?”

公孙瓒因为田畴理直气壮地回答,没有杀他,但他还是把他关在军下,禁止他与故人来往。

有人对公孙瓒说:“田畴是个义士,您不能礼待他,还把他关了起来,恐怕会失去众心。”

公孙瓒才放走了田畴。

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幽州兵马想为刘虞报仇,因北京大兴人阎柔素有恩义,他们便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

阎柔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数万人,与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朝白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邹丹。

乌桓峭王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

195年,诸军大破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

公孙瓒屡战屡败,于是逃回河北雄县坚守,开置屯田。

两军相持一年有余,麴义军粮尽,士卒饥困,余众数千人退走。公孙瓒乘势出击,击败麴义,尽得其车重。

当时大旱,蝗灾泛滥,粮谷昂贵,人相食。公孙瓒自恃才力,不恤百姓,欺压人民,民怨更加沸腾。

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纷纷杀死公孙瓒任命的长官,他们和鲜于辅联合起来,与公孙瓒为敌。

公孙瓒先挖了十层围堑,然后在围堑中筑京,都有五六丈高,又在上面盖起高楼。

在堑的正中特别盖了一座十丈高的京,供自己居住,并在里面囤积了三百万斛谷。

部下也家家都盖高楼,高楼上千。

公孙瓒居住在高楼中,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公孙瓒又让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命令。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

从此以后,很少出来打仗。

公孙瓒说:“以前我驱叛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那时自以为天下可以指麾而定。至于今日,兵革方才开始,以此来看,天下非我所能决定,不如休兵,种田畜谷,以此度过荒年。兵法说‘百楼不攻’。现在我有高楼千座,积谷三百万斛,等军粮吃完之时,就足矣知道天下大势了。”

198年,袁绍传书给公孙瓒,想跟他释和,公孙瓒没有答复,反而增强守备,对关靖说:“当今四方虎争,没人能坐在我的城下与我相守经年,这点非常明显,袁本初又能拿我怎么样!”

袁绍于是大兴兵攻打公孙瓒。先是公孙瓒一别将被围,公孙瓒不肯相救,说:“救一人,那以后众人都会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战。现在我不去救他们,他之后被围困的将士就会自我勉励。”

等到袁绍来攻时,公孙瓒的界桥别营自度不能自救,而公孙瓒又必不肯相救,众人或降或逃。

袁绍直接攻到了城门前,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河南浚县军求救,又想亲自率兵冲出重围,占据西南山,仰仗黑山军,切断袁绍军的后路。

长吏关靖劝谏他说:“现在您的将士都各怀叛离之心,已无力再战,他们之所以能固守是顾惜他们的故乡老少,而把将军您当成主心骨,将军如能持久坚守,袁绍自然会退兵,四方军队一定又可以会合了。若将军现在弃易京而走,军队会失去后镇,易京覆灭指日可待。将军失去根基,流落荒野,怎么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