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无情无义,而且对朗陵长赵俨恨得咬牙切齿。
可是,李通则不然,不仅没有因此而怨恨赵俨,反而十分敬佩赵俨,夸奖他忠于职守,执法不阿。
并诚心诚意地专程前去找赵俨,和赵俨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坚守大义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拒时,当时许多人写信给袁绍,互通款曲。
就连李通也曾有派遣使者给袁绍的打算,赵俨对李通说袁绍一定会失败,李通才停止。
等到袁绍战败后,曹操派人搜查袁绍的军营,唯独不见李通的书信,私下知道一定是赵俨为他画策,于是说:“这一定是赵伯然的功劳。”
语殊不易四征有配置专门的官厨财籍,迁转之际,没有不带着的。
而赵俨什么都不带就上车,走到霸上的时候,忘了携带以前常服用的药物。
雍州官府得知消息后,派人追送杂药材数箱,赵俨笑着说::人们常说‘语殊不易’,我偶然问起所服的药而已,哪用得着亲自送来?”
于是不取药物。
征活人妻当时朝廷曾经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育。
由于杜畿在河东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
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赵俨继任河东太守,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责问杜畿:“以前你送得那么少,我还以为河东没有寡妇。现在为什么又多了起来?”
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妻。现在赵俨征集的,都是活人妻!”
曹丕和周围的人一听,脸色都变了。
刘勋知道河东富足,又盛产大枣,就写信叫杜畿给他送些枣子,杜畿再回信中婉言拒绝。
后来,刘勋谋反被诛,家也被抄了,曹操看到了杜畿给刘勋的回信,感叹道:“杜畿可谓‘不媚于灶’者也。”
魏国曾经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育。
各郡的太守们,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政绩,就想尽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妇。
有些寡妇已经再婚了,他们也要把人家拆散。
一时间,妇女们背井离乡,怨声载道。
杜畿在河东,也必须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
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赵俨继任河东太守,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责问杜畿:“以前你送得那么少,我还以为河东没有寡妇。现在为什么又多了起来?”
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妻。现在赵俨征集的,都是活人妻!”
曹丕和周围的人一听,脸色都变了。
一世清名杜畿在河东郡,共当了十六年太守,史书评价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
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曾经任命杜畿为尚书,但因为河东郡位置重要,仍然命杜畿回任河东太守。
曹丕继任魏王后,给杜畿赐爵关内侯,又拜为尚书。
曹丕称帝后,杜畿进封为丰乐亭侯,邑百户,任司隶校尉,后来又升为尚书仆射。
曹丕出征时,杜畿常留守京师,算是曹魏的重臣了。
有一年,曹丕命令杜畿监造御楼船。
造成之后,杜畿亲自到陶河试船,不幸遇到风暴,溺水而亡,时年六十二岁。
曹丕非常悲伤,在诏书中写道:“夏朝的水官冥勤劳地工作而死在水中,后稷勤劳地播种百谷而死在山上;已故的尚书仆射杜畿,在孟津试航,以至翻船沉没,这是忠心的极致,朕实在为他痛惜。”
称赞杜畿和古代的名臣冥、稷一样光荣殉职。
赵俨,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
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
赵俨自小熟读经史,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精明练达的性格。
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与阳翟辛毗、许昌陈群、定陵杜袭并称颍川四大名士。
当时的各路群雄,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竞相招揽天下英才,而这些贤达学士,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安邦定国的夙愿,也以谨慎的态度来抉择自己满意的投靠对象。
赵俨看到当时各路军阀混战不休,一时找不到自己可以投靠的对象,为避战乱,举家迁到荆州。
在此结识了客居在那里的杜袭和同乡繁钦,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