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汴夏 > 第四十一章 校阅(五)

第四十一章 校阅(五)

爷,让朝廷重新指派亲王,便是这个肃王临危受命,可惜啊,他赵家人见到金人始终是个软骨头,准许割让三镇之地,就是此赵枢画的押。

康王赵构,秦桧一直看不上眼。

今年正月,金人第一次来犯,官家让康王出使,康王临行时大义凛然,慷慨赴行,但他身处金营时,恰逢姚平仲夜袭金营,据可靠的传闻,当时康王吓得浑身颤抖,跪下来连连请罪。金人据此认为,此人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假王爷,于是将他又遣送了回来。

方才提到出使笑话便是指这桩事。

不过最近流传到秦桧耳中的,似乎又截然不同,康王的形象变成了仗义执言、据理力争的样子,赵构悍不惧死,金人无可奈何才将他退了回来,要求重新换人。

这个康王很会笼络人心,想必身边聚集了一批刀笔舆论之人,帮他摇旗呐喊,听说自己的师傅汪伯彦近来与康王走得很近,今番赵构半途而返,主意一定出自这个师傅之手。

想到这,秦桧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唉……多事之秋,多事之人!”

汪伯彦已经数次投书秦桧,请他到相州(今河南安阳)面叙。

想到自己师傅的为人,秦桧隐隐间猜到了什么,暗暗提醒自己: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务必要忠诚于官家,忠诚于朝廷,不能为其所动。

思绪再回到赵榛身上。秦桧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康王有那想法,保不准这信王和康王想到一起去了?

不该啊!这念头随即被秦桧掐灭掉。

信王才这般大的年纪,身边又是秦栯这些平庸、碌碌无名之辈,能有什么谋划?想自己不正是看赵榛年纪轻,欺他不通时事,才愿意不厌其烦地包容他吗?

不过,两日相处下来,秦桧有些怀疑自己先前的判断。

或许……秦桧一双白纱赤目慢慢变得警惕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