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汴夏 > 第四十九章 冬日惊雷(二)

第四十九章 冬日惊雷(二)

方积这一行,再点验田垚依次摆列的算筹数量,分别为立方积1、上廉3、二廉3、立方隅1。立方积、立方隅的算筹数量与a3、b3前的系数1相符,上廉数量与a2b项前系数3相符,二廉数量与ab2项前系数3相符。根据贾宪三角,任何髙次二项式都可以直接应用廉数快速展开。

这是中国古代非常伟大的数学成就,但是赵榛不知道与修建玉门渡砦墙有什么关系。

田垚认真解释着,似乎想让所有人能够明白这一原理,但是舱中除了赵榛,众人如同听天书一般,根本摸不着头脑,杨越也是一脸疑惑,显然没有数学方面的造诣。

朱大泰不耐烦地拍了一下桌子:“小田先生,什么鲫鱼脸?还猫鱼脸呢,我听不懂,你就直说吧,怎么把那些柱子立进土里的。”

他拍的力道不大,但已将满桌的算筹震得乱了队形,有些算筹骨碌碌地滚下地面。

田垚赶紧把算筹捡起来,苦笑一声,将凌乱的算筹认真地摆放整齐,才道:“我当时也是突发奇想。嗯……那天,我在城墙上俯看玉门渡前的柱子,见柱子排列得密密匝匝,越靠近岸边,柱子数量越多……就像这里的算筹。”田垚指着第九列算筹。

“嗯”,众人听到他开始解释,都非常感兴趣,齐声应道。

“我当时想,为何靠近岸边的地方容易塌方?岸边潮湿,土壤疏松,容易塌方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岸边屡次塌方,立柱的地方已经往后腾了几丈,土地已经非常坚硬了,与平常的土地没有太大差别,为什么柱子前方仍然容易裂开,导致立不稳柱子?”

“是呀,这是为什么?”众人一起追问。

“问题不在土壤上,而在柱子上!”

田垚得意地笑道:“诸位请看乘方图,我用算筹表示出来,大家一目了然,越到乘方的底部,廉数越大。我当时突然想到此图,心想廉数能不能当作立下柱子以后,柱子对外的力道呢?如果把靠近岸边的柱子当作最底部的算筹,大家看,它的廉数最大,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柱子往外排出的力道最大?当力道过大时,前方的土壤承受不了,于是开始崩裂?”

“哦!”有人恍然大悟。

“你这……扯淡的么?”朱大泰迟迟疑疑,终于忍不住反驳道,“俺老朱虽然听不懂你那鲫鱼脸猫鱼脸,但也知道你这个图,说的是算术嘛……和这力道完全不是一回事,莫不是糊弄我等吧?哈哈哈。”

叶复笑着对朱大泰道:“我看田教授所言不假。柱子都立好了,摆在那,还能有假?小田此举看似奇思妙想,其实有用得很,真是实用之才!”

赵榛想了想道:“我亦觉得田教授说的有理。算术与物理看似不同,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勾三股四弦五之理,人们一直把它当成算学范畴的事,其实在勾股弦上所承受的力道也遵循这一定理。”

朱大泰赵榛发话了,于是不好意思地鼓了鼓掌:“错怪小田先生啦,我一粗人,听不懂就问,嘿嘿,莫怪莫怪啊。”

“哦?”田垚听赵榛说罢,有些惊奇地问,“勾股定理还有此应用?这倒是我从未想过的,闻所未闻,下次得验证一下。”

赵榛又问道:“那为何当中的柱子插不深,难以探到根部呢?”

“殿下,此道理与方才岸边的柱子是相通的。我推想,当中的柱子,前后左右都有柱子推挤,就像这乘方图,嗯……与乘方图略有不同,好像两个首尾颠倒的乘方图,叠加在一起,同一列算筹的廉数,存在正反两个数,这两个数相加之和……才是柱子承受的力道,等于说,这根柱子的位置上承受了两份力道。”

“而折大人在安排人施工时,一直采取由两端向中间施工的法子,唔,此地与河西的土质不同,含水量大,土壤蓬松湿润,不似河西地界的土壤,板结坚硬,故等施工至中间位置时,此处土地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道,在多方挤压下容易阻滞,此时如果不是非常巨大的力道,根本穿插不进去。”

“哦,原来如此”,赵榛这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照这么说,你是建议……”

“殿下,于是我建议厢兵营在施工时,改变立柱次序、减少柱子数量、拉大柱间距离,从近岸的地方开始埋柱,在原有基础上拉开柱间距离,这样一来,岸边的柱子数量减少了,对外的力道减弱,便不容易崩裂,等近岸之处的柱子完工后,再一层层往后埋设。如此,整整埋了九层大柱,再无任何问题……”

“这么简单?”朱大泰又忍不住问道,表情极其不可思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