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劝解了他们几句。二人想到信王口碑好,被流民当作活菩萨膜拜,朱统领的话当不会有假,这才从恐惧中彻底解脱出来。
“哎呀!难怪李大哥……信王能发现那么隐秘的密室。”
“我还奇怪信王夜间出行怎么没人阻拦,原来如此!”
……
二人既然清楚了赵榛的身份,先前脑中许多疑问此时全有了答案。他俩细细品味与赵榛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忽然感到万分幸运。
待他俩兴奋劲儿过了,朱大泰道:“目下信王在城中办一件大事,身份不能泄露。你俩既然知道这个秘密,就得闭紧嘴巴。半个字也不能吐露出去!否则祸患马上就到,影响信王不说,捎带你二人的性命也有危险。”这几句话语重心长,乃是正儿八经嘱咐他俩。
高迈与丁小苗只当信王无所不能,听朱大泰这么一说,心中又泛起了嘀咕。不过见朱大泰如此正色,二人知道好歹,赶紧点头答应。
这边三人正聊着,夏言、田垚又出来帮朱大泰清理脸上油彩。待差不多好了,几人见时机合适便一起回到内室。
此时,内屋一片沉寂。赵榛静静地站着。他已从沈充口中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眼神不由自主地落在沈充手中托着的包裹上。
沈充自大相国寺出逃时一直将这包裹背在身上。刚才屋里人都出去了,沈充解开包裹,将包裹里的东西取出来给赵榛看。赵榛看过之后,豁然开朗。
十一月五日,本是赵榛约沈充一家一起出城的日子。孰料,沈充在临走之际忽然不辞而别,并留给赵榛一张字条。赵榛一直将字条揣在袖中。此时赵榛又将字条掏了出来,一字一句地看着。字条上写着沈充将为赵榛寻找贵重物事,再次落入赵榛的眼中。
包裹里的东西正是这贵重物事。不!何止是贵重物事,简直是件宝贝,大宝贝。以此宝之分量,若是被人知晓了,恐怕都想据为己有。为了得到它,想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总有人趋之如骛。而沈充愿意以身犯险、独自留下来的原因也呼之欲出。
原来,赵榛那夜忽然邀请沈充一起离京,沈充心中一直存着一丝疑虑。自己与赵榛并不熟悉,他为何会看中自己?沈充百思不得其解。当沈充在遇仙楼听到赵榛高谈阔论大争之世、逐鹿中原之后,他思索了几日,忽然觉得赵榛的心下之意或是为了那件宝贝。
此宝曾由于不慎磕碰,略有小损。沈充擅于修补器件,在同僚中颇有口碑。有人便偷偷地将此宝交给他修补,并反复叮嘱不要告诉旁人。沈充只在意修补得是否完美无缺,其他都没放在心上。孰料,修好了刚交给那人后,赵榛不请自来,找上自己家门来了。
遇仙楼一晤,沈充几乎完全断定赵榛乃经天纬地的大材。赵榛若要实现心中的蓝图,此宝正可助一臂之力。若得到此宝,何啻如虎添翼!
想宋金交战以来,中原局势一天天败落。赵榛预言汴京将被金国攻陷,岂不意味着汉家被胡人打得一败涂地?沈充相信赵榛此预言。尽管他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但理智告诉他,依现在情势此种结果的可能性极大。
赵榛又言官家将被金人俘虏,中原群龙无首,所以他作为宗室将在必要时刻挺身而出。何为挺身而出?不用赵榛多说,沈充自然能够明白。真到了那个时刻,赵榛一旦挺身而出,若要为天下诚服,少不得要用到此宝。
有此判断,沈充便在众人离京之时不告而别,悄悄隐匿下来,正是想伺机拿回此宝交给赵榛。既为了回馈赵榛,也是为国事助一臂之力。
到此时,赵榛终于清楚了沈充留下的原因,心中感慨万千。
沈充见赵榛看着自己出神,便将包裹交给赵榛。赵榛郑重地接了过来:“沈大人良苦用心,小王感佩至极。我定将终生铭记沈大人义举,不负期待。”
二人对视一眼,彼此心意流露无遗。
沈充忽然伸出手握住赵榛的手掌,用力上下挥舞。赵榛说这叫握手礼。沈充觉得与鞠躬打揖相比握手更加打动人心,所以借此方式向赵榛敞开心迹。
赵榛赶忙握住他的手。又想起来一桩事,有些不可思议道:“想不到那人是黄经国,更想不到沈大人与黄经国是好友。”
赵榛初见黄经国乃是在王府中。他拒收车马费,赵榛印象颇佳。后来又托他开朝阳门出城,他亦用心办妥了,所以赵榛十分认可此人。却未料到沈充竟然认识黄经国。正是黄经国将此宝交给沈充修补,让沈充误以为赵榛是为了此宝接近自己。
沈充淡淡地说道:“我与黄公公只算志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