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手,身子往后一仰,瞪着眼道:“做啥?做啥?”
杨越赶紧凑上去几分,小声陪着笑道:“孝敬各位军爷的,好沽些酒暖暖身子。”
你当头头不知杨越的意思?他心如明镜一般,心中也着实对这几钱碎银有些垂涎。不过心中馋归馋,手上却不敢造次。头头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城墙,然后痛惜万分道:“回去,回去。今天不让出城!”自是忍痛割爱,不敢收杨越的银子。
朱大泰不明就里,见软的不行,当时有些急了:“什么?不让出城?凭啥?开封府不禁出城,只看户碟放人。我等户碟齐全,凭啥不让出城?”又指着前边正常过去的人,责问道:“那些人不是都出了吗?我们为啥不行?”
头头知道这不是说理的事,不想过分纠缠,便撂下话道:“上峰有令,今日出城到此为止。若要出城,明日再来。”
他这话一出,出城队列慌乱起来。明明离闭门时间尚远,怎么说不让出便不让出。朱大泰身后之人忍不住议论纷纷。
朱大泰还想出言争辩,却见这小头头匆匆离去,留下一队士兵守在原处。士兵们更加不知说理是何物。他们做事很简单,忽然齐刷刷将刀拔出来,然后一起面朝着朱大泰。自是话也懒得说。
若是换在平时,朱大泰怎会善罢甘休?但今日不同往时,他不能有任何闪失。想到此,朱大泰只能强行将心中的恶气咽下去,忍住发作。他想了想,转头冲着杨越一挥手,毫不犹豫地别转马头,艰难地从人群中转过身往回走。
宣化门前,仍有出城的人不甘心留在原地,一时间城门旁拥挤不堪。进城的人被阻塞在门洞内,进出秩序大乱,场面极其混乱。差点拥挤导致踩踏出事,进出的百姓无不咒骂连天。过了片刻,却见那头头又匆匆赶了回来撤走了士兵。想来守门的上官察觉这一情形,允许重新出城,事态才得以平息。
可惜此时朱大泰已经走远了,未发现这一幕。这一会他已经走到了蔡河前,过了桥便又往回走了。
竟然不能出城,下一步何去何从?朱大泰皱着眉头牵着马,站在桥下的十字路口中,心中有些发愁。
看到这里,想必诸位看官已经猜了出来,朱大泰这是要带赵榛出城。这本是他与众人商议下来的计策。
如今金军已经渡过黄河,攻到汴京城下不过指日之间。如果此时再不从汴京撤退,后果不堪设想。可赵榛为了寻找沈媛迟迟不愿离京。于是今日众人自脂粉铺回来后,赵榛恰好不在,趁此时机,沈充提议由朱大泰先护送赵榛出城。众人知赵榛不会主动离开,便又经沈充做主,决定使用蒙汗药迷晕赵榛,再由朱大泰、杨越、高迈、丁小苗四人一道送出城。蒙汗药自然是夏言提供的。而沈充、夏言仍然留在汴京城中,一是为了等候田垚,二是继续寻找沈媛。这才是众人午餐时神态有异的真正原因。
只说朱大泰此时正暗暗叹气:唉……这事做的……再拖下去,待会殿下醒来如何向他解释?就此折返回去,又如何向沈大人交代?
杨越猜出来朱大泰心中顾虑之事,心中生出一个主意,于是赶紧走到他跟前把想法说了出来。朱大泰正在发愁,听了杨越这些建议,不由地眼睛一亮觉得是个主意。当下来不及夸奖杨越,赶紧过桥往东边去了。
过了蔡河便是东城,朱大泰几人又各自驾起车驭起马,往外城的东南角过去。冬日天短。几人行了一阵,天色渐暮。朱大泰怕路上再出变故,急忙招呼其他几人加紧步伐赶路。很快到了汴河旁,几人抓紧过了汴河,直奔通津水门。
通津水门附近散落着大大小小各类漕运仓库,原来属于汴河水系转运的集散地。此时已接近宵禁时刻,不过这里依然忙忙碌碌,搬卸工人来来往往,一刻不息。
此地靠近仓库,巡查的士兵来往不绝,挨个检查路人身份。朱大泰将天丁神军的号牌掏出来。士兵们见号牌无误,当他们是派遣到漕运仓的民壮,统统放行。几人未费多大气力靠近通津水门,便将马车停在一处码头旁。
朱大泰转头与杨越低声嘱咐,杨越依言离去。这一去,等了好久也未见他回来。眼瞅着天色黑了下来,星星陆续闪上天幕。
高迈与丁小苗一直干候着,百无聊赖。午间二人匆匆垫了几口,到了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二人饥不可耐,忍不住和朱大泰说要出去找吃的。朱大泰也未阻止,叮嘱他俩莫要走得太远,快去快回。未待朱大泰话说完,二人转眼跑了。不过走得快、回来得也快,前后不过一盏茶功夫,他二人兴冲冲地又跑了回来。怀中还揣着油饼馒头等物,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