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傻妮子,那便是父皇暗中相助你的十八哥!”
赵芙金一头雾水,不知赵佶话中何意。
赵佶不去管她的神情,忽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无比欣慰道:“哈哈,想不到朕诸位皇子中,能出十八哥这样的人物,朕意心满意足。”又补充道:“嗯,还有九哥康王。他出使去了,如今形势不妙,他定会保全自身,不会轻易入金营。有此二子在城外,脱离金人魔掌,我赵氏宗嗣不得断,则金人必会忌惮。如此,哪怕将来事有不霁,朕与官家反而没有性命之忧……”
赵佶身居皇位二十余载,虽然性情柔弱,但早已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对将来的形势看得一清二楚。而赵芙金毕竟女儿之身,哪里料得到赵佶这番洞见。
赵佶还想感慨一二,眼角余光扫到太监又匆匆而来,知晓定是过来催促动身的。
时间紧急,赵佶来不及多说,从怀中掏出一卷书轴,塞到赵芙金手上:“十四姐,你孝心可嘉,朕本不应辜负你的好意。但如今朕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要做,你不能随朕入宫,朕要指望你了。”
然后,指着书轴道:“今日龙德宫随迁,宫中必定纷扰混乱,看守松懈,你择机偷偷离开,出宫后想法设法找到十八哥,将朕此圣旨交给他。朕为了赵宋基业,必定要助他,以此物作为凭据!”
赵芙金这才看清楚,书轴金边黄页,是太上皇的圣旨无疑。
圣旨以金色的火漆紧封着,不知是何内容。但她见赵佶从怀中掏出来,显然早已经制作好了,一直藏在身边,可见赵佶对此十分珍视。
想到此,赵芙金不能推辞,点头答应下来。
赵佶又附在她耳旁叮嘱了几句,赵芙金懵懵懂懂,姑且先记了下来。
赵佶交代完毕之后,如释重负,看着赵芙金柔弱的脸颊,父爱忽然涌上心田,止不住眼含热泪:“十四姐,你出生皇室,本应锦衣玉食、一生无忧。可父皇失德,致国事凌乱、赵氏飘摇,苦了你了!”
赵芙金反而冷静下来,捧着赵佶的脸庞,为他擦拭掉眼泪,脸色坚毅地说道:“父皇,孩儿虽然身为女子,但亦知巾帼不让须眉,只要孩儿能为父皇解忧,虽死亦无憾!”
赵佶见赵芙金透露出几许果敢之色,也深受鼓舞,不住地抚着赵芙金的手掌以示鼓励。
眼见太监就要走到跟前,赵佶忽然想起一个人,急道:“出宫以后,你且去那里投宿。那里住着我们赵家的一位老祖宗,对你或有照应。”说完,便将那人地址告诉赵芙金。
赵芙金自无不听。
父女俩又默默地彼此注视一阵,目含深意,情不能抑,千言万语都在不言中,然后才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