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随着伯颜丞相的上位。
朝廷内的牧兰高官提出了两个关键性政策,第一去汉化!
由于这些年汉人书生渐渐开放,可以先成为牧兰族的奴才,然后在参加汉人科举,最后也能做官。
比如沔水县令,就是这般上位的。
这可不行,伯颜丞相一上位,直接就决定取消汉人这条当官的渠道,口号是大乾的官,岂能给汉人来当。
这一呼声直接让朝廷的牧兰高官举双手赞成。
毕竟谁家里没有几个不成器的孽子,汉人当官可是把这些人都排挤了,现在要是把汉人这条路堵死,他们家那些不成器的东西,就能上位了。
其二:南地北化政策!
由于牧兰贵族大多聚集在北地,虽然也有一些牧兰人移居南方,但是人数并不多,并且只有特权,却没有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抢劫——跑马圈地!
而北地的牧兰贵族由于承平日久,加上爱好繁殖,导致数量激增,人一多土地就不够分了,奴隶也不够用了。
咋办,南地还未开发啊。
若是在南方在来一场跑马圈地,土地,奴隶,女人不都有了吗?
什么,怕激起民变?
怕个锤子,汉人百年前就被打的抱头鼠窜,跪地求饶,现在更是被压制了一百年,敢露头,就弄死。
至于造反的人,怎么不跑马圈地,人家就不造反了?
那拜火教可是日益壮大,这些汉狗早晚都是要加入的,不如现在直接把抢一波,镇压一波,让他们知道知道大乾武力之强横!
伯颜丞相这条件一提出来。
满朝文武都是赞同的,牧兰那群大老爷更是嗷嗷直叫,想起了当年抢地,抢钱,抢女人的美好生活了,自家这些女奴早就玩够了,听说南人女子长得柔情似水,抓过来,一定要好生尝尝!
不过这件事有,两个人不同意。
一个就是当朝的皇帝,乾顺帝:妥欢帖木儿!
另一个是副丞相,大乾的平章政事,脱脱!
因为二人的坚持,目前这件事还在研究阶段,并没有实施。
可是天下人都知道,当牧兰人动了这样的心思,那么这件事基本就等于要实施了,毕竟就算这次运气好,不实行,那下一次呢?
谁敢把自己的性命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啊。
而且根据老瞎子用推背图预测天象,接下来几年,大乾会天灾不断,此乃大乱之象。
到时候朝廷收成减少,你说牧兰人会主动减少自己的开支,过上不那么奢靡的生活,还是想办法再苦一苦汉人百姓。
加一加赋税。
什么汉人百姓本就吃不饱,一年的粮食勉强够维持一家五口的生活。
汉人要那么多干什么,饿死一个,够他们养一家四口就行。
我觉得大人,够养三口就行,四口也有些多了,您觉得呢?
对,加收四成赋税,一成上交朝廷,剩下三成,给我送到府上……
这才是各地牧兰官员的真实写照。
陈解听了老瞎子的讲述,终于明白了这个天下到底是怎么个样子了,也知道南方之所以百姓还能勉强糊口,那是因为政策还没到。
等到朝廷真的下达,南地北化政策。
那么南方就是一片人间炼狱。
至于造反?
呵呵,伟大的大乾是不会输的,高贵的牧兰族曾经人口不如现在,不照样征服了汉人吗?
当年太祖听信了耶律楚材的昏话,对汉人怀柔就是错误的,要是当年就对南方实行北化政策,何至于等到现在。
因此在朝堂上全部牧兰族高官赞成的情况下。
南地北化政策无异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我牧兰人就是高人一等,我们是长生天的子民,其余的民族都是下等人,都要归附我们的教化,供养我们,给我们当奴隶。
唯有这一任的小皇帝,乾顺帝还算有脑子。
平章政事脱脱也知道这种激化汉人的事情很危险,在一力劝说。
不过当整个牧兰族官场都觉得这件事是正确的时候,皇帝与一个平章政事,也不能阻挡的住。
外加天灾不断,注定了未来会天下大乱。
而天下大乱,最苦百姓。
老瞎子看不得天下涂炭,因此自戕双目,以求找到能够平定天下之人。
而除了他,很多人都在寻找这样的人,有些人甚至直接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老瞎子给陈解讲述了这些天下大事,陈解这才知道,天下是何等的境况,自己生活好只是少数人,受苦的汉人比比皆是。
而且今日的好日子,也未必会长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