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之所以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吸收全省的优质生源,哪怕你中考失利,或者来自外地,也能在这场考试中获得进入一中的机会。
“那你昨晚住的哪?”阮茜皱眉。
“网吧呗。”男孩抓抓头发。
“可以到我们那的睡的,”童谣笑道,“至少还能睡沙发。”
阮小北脸爆红,忙说不要。
他大概是个开窍晚的少年,现在还处于不敢和女孩子相处的阶段,在别人眼里是很香艳的事,在他眼里却莫名的丢人。
“诶,这位同学,你是一中的吧?”一个中年妇女过来,瞥了眼小姑娘身上的校服,一脸艳羡。
“啊,是。”阮茜有点懵。
“你们学校伙食好不好啊?”妇女拉过一个女生,看起来年纪小,八成也是来考一中的,“这是我女儿,哎,自招考了两次了,一心就想上一中。”
这位女儿抬起头,不满地喊了声“妈”。
“伙食……好呀。”阮茜说。
“那一个月多少生活费啊,方便告诉阿姨吗?”妇女孜孜不倦地问。
“这个,看个人吧。”小姑娘琢磨道,“一个星期一百够了。”
一旁的女孩又扯了扯母亲的胳膊,大概是嫌母亲话多,给别人添麻烦,接着又被母亲扒开,女人还恨铁不成钢地唠叨“妈妈帮你咨询呢”。
“这小姑娘一看就学习好。”另一个陪同的男人判断。
“对对对,同学,一中学习压力很大吧?”妇女道,“我看你都有黑眼圈,是不是比初中压力大多了?”
小姑娘都快被问晕了:“……还好,我一百名出头,也不是特别累。”
“一中一百多名,不得了啊,”男人手背在后面,一副很懂的模样,“差点就北大清华了,小同学很不错。”
到底是夸自己的,小姑娘忍着没拆台,一百多名其实离清北还远,虽然一年九十多个考上,但里面还包含了文科,自招,竞赛,推荐等等,想上清北,起码得进年级前五十。
听了她们的谈话,周围一堆家长围过来,向小姑娘问这问那。妇女拍拍女儿的背,说:
“以后争取要像姐姐这样,知道吗?”
女生敷衍且不耐烦地点头:“嗯。”
阮茜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童谣憋着笑,老早跑到了一边,拿手机拍下小姑娘的窘态。
顺便问了句,“小北,考得怎么样?”
阮小北抬起头,初中毕业的少年至今还挡不住她气势如虹的魅力,别扭地说:
“成绩下午两点出,英语有点难……嫂子,额,姐夫……”
“就叫姐夫吧。”童谣莞尔。
终于,小姑娘杀出重围,噘着嘴,怪童老师不帮她脱身。
童谣笑而不语。
阮茜娇哼一声,望着刚才的那一家人,他们正期期艾艾地等待分数,大概是真的很想上一中。妇女不停地做着“菩萨保佑”的手势,男人和善的面孔说着什么,女孩抿着唇,焦虑又期待。
这只是千万家庭的一个缩影。
这一刻,阮茜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心想事成。她觉得如果这家人考上了,她也会开心。
“说不定你要成我学弟了。”她对阮小北说。
阮小北脸上淡定,但发抖的手说明了他的紧张:
“那得我考得上啊。”
下午两点,招生办的人出来了,简单地往墙上贴了张纸,是一分名单,瞬间,校门口所有人涌到那,知识分子,白领小资,都不要面子地挤到名单前。有母亲知道孩子考上了,当场泪如泉涌,有父亲知道孩子没考上,哪怕心里恨不得涂掉别人的名字加上自家孩子的,也只能佯装无所谓地退出来,说“没事,儿子,我们下次努力”。
小姑娘脑瓜子灵敏,她在贴之前就跑到了墙那边,不用挤,从头把名单看到尾后,钻出来,一脸沉重。
阮小北心都凉了。
“小北,你……”
突然,变成一个绚烂的笑脸:
“考上啦!”
很注重形象的阮小北瞬间猩猩一样捶打胸脯,又蹦又跳。
童谣笑着说恭喜,阮茜再次望向之前那家人,女孩正抱着母亲的脖子,一边笑一边跳。
下午,阮小北坐大巴回湘南,童谣开车送他去的车站,少年全程不吭声,默默听前面的姐姐姐夫秀恩爱。
返回途中,童谣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