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一点,沈卓在哈市下车,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第二天一大睛到汽车站坐长途大巴车去红柳县,
又坐了六个小时的大巴车,直到下午两点钟,浑身酸疼、身子如同散了架般的沈卓终于进了红柳县城。
红柳县城由于和毛熊国接壤,这里的建筑明显带着异域风情,
大街上有不少毛熊国人走动,这些都是定居在红柳县城的毛熊国人,有的爷爷辈就住在这了,可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后,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继续在这里生活。
拖着发胀的双腿找到莱蒙托夫所说的军红招待所,开完房间,沈卓往床上一躺,再也不愿意动弹。
由于坐了两天两天夜的车,又累又困的沈卓不知不觉躺在床上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沈卓被敲门声吵醒。
以为是服务员送热水,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沈卓过去打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男子,高鼻梁黑头发,一看就是中俄混血儿。
“有事吗?”沈卓疑惑的问道。
“您好,”年轻男子操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冲沈卓问道:“请问,您是京城来的沈副厂长吗?”
沈卓瞬间明白了对方应该是莱蒙托夫所说的对方派来的接头人,但心里还是有些警惕:“你是哪位?”
年轻男子左右看了一眼,小声说道:“沈副厂长你好,我是堪德梅机械厂奥夫托拉斯基派来协助您的,想必莱蒙托夫先生跟您说过吧。”
信息没错,沈卓闪身让开门,“进来说吧。”
交易地点在金安镇,时间是明天早上五点钟,明天从凌晨四点半到上午六点之间那一带没人巡逻。
也就是说,他们把交易时间安排在了两国边防军巡逻的缝隙里。
沈卓有二十分钟的验货时间,时间一到,他们马上会撤走,至于沈卓怎么把机床运走,就不是他们的事了。
杨建伟说完情况,沈卓确认无误后,他马上离开了沈卓的房间
来之前沈卓已经做过功课,知道金安镇在红柳县城西北方,两者距离大约二十公里,每天下午五点钟有一辆返回金安镇的大巴。
杨建伟走后,沈卓在招待所又歇了一会儿,四点半,他从招待所了来,拎着包直奔汽车站。
沈卓之所以没有把包放进空间里,是他顾虑到一个问题,
金安镇属于边境小镇,来这的人理由都是走亲防友,若是空着双手,反而让人生疑。
由于金安镇属于边境地区,需要边防证才能出入,刚才杨建伟已经交待了他这方面的注意事项,所以在进车站前,沈卓已经把边防证和介绍信提前拿出来准备好。
工作人员检查边防证的时候,并没有像沈卓想象中的荷枪实弹戒备森严,
在售票窗口,需要把介绍信、身份证明、边防证一起递过去才能买车票,等于买票的同时也检查了边防证。
一切都很顺利,五点十分,沈卓拿着车票和盖了章的边防证坐上了开往金安镇的大巴。
道路坑坑洼洼全是牛马车碾压过的深辙,在这种道路上车速慢得像蜗牛。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沈卓终于到了这次的终点站,金安镇。
下了车,望着面前堪称荒凉的金安镇,沈卓0.9不由发出感慨,钱真是太特么难挣了。
“沈哥,这边。”沈卓拎着包刚准备往金安镇走,突然听到有人喊他。
转头一看,是下午在军红招待所碰面的杨建伟,骑着一辆自行车在不远处向沈卓招手。
两人约定好在金安镇见,没想到他早一步回来了。
“沈哥,上车吧,我带你回去。”杨建伟热情的招呼沈卓,在别人看来,沈卓就是寻亲防友的外地人。
自行车行在金安镇里,一排排土坏房子在土路两边错落的盖着,合抱粗的白杨树随处可见,一群归鸟掠过头顶飞向远处的山林,炊烟在夕阳下袅升起..这里,给人一种时间都变慢了的感觉.
第198章准备交易
杨建伟把沈卓安排在一户中年夫妻家里住了下来,据杨建伟说这是他的姑姑家。
两口子一看就是热情好客的人,晚上把家里唯一一只芦花鸡杀了招待沈卓。
可能是得到了杨建伟的交待,自始至终两口子都没有问沈卓从哪来,来这干什么这些问题。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人们睡的一般都很早,
八点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