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明嬉皮笑脸凑到近前,捂着瓶身把瓶盖打开,“嘿嘿,师傅,您猜猜,是什么酒?”
“一块一的二曲,这可是好酒,放桌上吧,然后滚蛋,别忘了把门把我带上!”
“别呀师傅,咱爷俩就就着您这破花生米喝两杯!”说着,韩春明顺势坐到了炕上。
“小子,起开,你还没资格坐那个位置!”关海山轰赶韩春明。
“师傅,那谁有资格坐?”
“现在来说,也只有沈先生。”
“沈叔?那好吧,我下来。”韩春明从炕上跳下来,搬了把椅子坐过来。
他知道关海山特别传统,从不坐越礼的事,自己若不下来,他真能用棍子敲自己。
“你小子肯定有什么事,有屁就放,放完就滚,这点酒还不够我九门提督一个人喝的,你就别想了。”
“师傅英明,还真有事。”说着话,韩春明挪挪凳子,往关海山身边凑的更近。
“行行行,我说。”
“师傅,是这么回事,我昨天看到一个帖盒,黄花梨的。”
关海山眉头微微一皱,“满彻的?”
韩春明想了想,“底是金丝木的,上面还有几行字。”
关海山望着韩春明不说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关海山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韩春明接着说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予独爱出淤泥而不染!”
说完,韩春明望着关海山,不再说话。
关海山也没有说话,目光深邃,像是在回忆。
片刻,关海山才微微点了点头,笃定的说道:“”」此帖盒该有乾隆爷落款!”
韩春明一怔,惊声问道:“师傅,您是怎么知道的?”
望了惊讶中的韩春明一眼,关海山把刚倒的一杯酒提起来递给他。
韩春明不明白关海山什么意思,但还是一饮而尽。
这时,关海山才说道:“韩隆爷有一老师是惠山人,非常崇拜周敦颐,惠山有个周濂溪祠,始建于乾隆七年,乾隆爷呢,六次去了惠山,两次光顾周教颐祠堂,可见这故事和那帖盒出自同一个地方。”
韩春明笑了,“得嘞,您接碴喝,回头我再给您买。”然后从椅子上站起来,转身朝外走去。
关海山见韩春明给自己打哑谜,说一半走了,叫道:“小子,你还没说这帖盒从哪弄来的呢私?”
韩春明回头做了个鬼脸:“梦见的,回见了您呐。”说完,转身出门。
关海山恨恨的说道:“嘿,这小兔崽子,连你师傅我都敢瞒!”
关海山不知道的是,这个帖盒是韩春明从破烂候那里看到的,他和破烂候素不相识,即便韩春明说了他也不认识。
由于韩春明帮过破烂候的女儿候小霞,这才有机会认识了破烂候,并从他家里发现了那只有乾隆落款的帖盒。
韩春明觉得是好东西,跑回去向师傅关海山打听,当他从关海山嘴里得到这只盒子竟然真是一只宝贝的时候,马上又跑了回来,
理由编的挺充分,和家里闹别扭了,家回不去了,
第260章凭实力说话
“怎么着,想在我这住一宿?你看我这有地方吗?”破烂候指着满腾腾的屋子说道。
“叔,我就随便凑合一晚上就行,您放心,不耽误你睡觉。”
“我就睡地下,行不行?”
为了乾隆帖盒,韩春明也是拼了。
见破烂候不言语,韩春明哭丧着脸开始卖惨:“叔,我是真回不去了,您看,外面还下着雨,您真忍心让我流落街头啊?”
“小子,”破烂候眯着眼睛望着韩春明,“咱爷们明人不说暗话,你给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为啥非要在我这住?”
韩春明心里一咯噔,不会被老头看出来了吧,
马上堆起笑脸:“叔,这事,说出来丢人啊!”
“说。”
“呵呵,不实在!”盯着韩春明,破烂候冷笑着摇摇头。
“你敢不是说你是盯着我那帖盒来的?”
韩春明脸上笑容一僵,急忙摆手:“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别废话,走人!”破烂候直接下逐客令。
“叔,您不能这样,您有点人情味行吗?帮帮忙。”
“滚!”
“行吧我走,我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