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目光当然来自徐霰雪。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com
徐霰雪身为定国公之女,入宫后便被奉为贵客,备受礼遇。
按理说,她对这宫廷生活并无过多留恋,入宫之初不过是为了探望太后,与她促膝长谈,聊聊家常,解解她的孤寂。本该在元宵节之前辞行,却因太后对她极为宠爱,又以替太后分担事务为由,愣是拖延到元宵之后,未曾离宫。
这也给了她一个绝佳的机会。以太后之名,她得以在宫中自由往来,走访大多数殿宇,和后宫嫔妃们交往,表面上礼数周到,实则在暗中观察她们在皇帝面前的举动。
更重要的是,这让她能有更多时间与皇帝秦奉安接触。越是接触,她越是为他深深吸引。秦奉安的英姿卓绝、稳重自持、治国理政的才识,皆让她心生倾慕。
徐霰雪在后宫走动,难免将自身与诸位嫔妃比较。
她看得明白,宫中那些嫔妃们无非是围绕着皇帝打转,竭力讨好,只为博得一时宠爱。
像安玉尘这类的女子,往好了说是火热开放,实则与风尘女子并无两样,凭着些许媚态与讨巧之术赢得了些许恩宠,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所谓嘉贵妃,更是目光短浅,拘泥于繁琐礼节,毫无宽容大度之气。她虽位高权重,掌管六宫,但只满心满眼都在计较些小事,生怕后宫规矩有所松懈,动辄便挑剔斥责。各宫嫔妃在她面前小心翼翼,恨不能事事都要看她脸色。
嘉贵妃每日派人走动巡视,严苛地督查每一处细节,生怕有丝毫不合宫规的地方。后宫嫔妃们被管得动辄得咎,日常相处中,笑语也难得畅快。在宫中这段时日,徐霰雪听闻过不少嘉贵妃责罚宫人、训斥嫔妃的事,常常只是因为仪容不妥、衣饰失礼这种微不足道的细节,便动辄训斥、罚俸,让众人对她敬而远之,甚至私下里埋怨不已。
在徐霰雪眼中,嘉贵妃执掌后宫,却不知变通,无法融洽众人之心,反而事事苛刻,徒增不满。这般拘泥小节之人,怎能有容人之量?如此小家子气之人,怎能担得起一宫主母的重任?
而作为一国之母,更应以德行服人,通晓时势,平衡内外,断不可陷入琐碎之事、斤斤计较。若由嘉贵妃坐上皇后之位,恐怕只会令后宫更加冷清疏离,各宫嫔妃避而远之,甚至让圣上也感到憋闷。
徐霰雪心中暗想,皇帝未曾立后,恐怕也是因为看出了嘉贵妃的短处。吴嘉言能成为贵妃,不过是因为投了个好胎。这样一位不知变通的女子,纵使位居贵妃之尊,终究不过是因循守旧,无法担当一国之母。
放眼后宫,不过都是些庸碌之辈。即便是人人称颂的娴妃林岫青,也不过与皇帝琴棋书画、吟诗作对,谈论的不过是些风花雪月之事。一时风雅,于家于国无益,不过闲时取乐。
而她徐霰雪,却能与秦奉安畅谈天下大势,论及治国之道,甚至共议朝政局势,品评风云人物,不受后苑规矩束缚。
她自认自己并非觊觎皇后之位的庸常女子,也无需通过显赫的头衔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她只觉得,在这后宫之中,唯有她才真正懂得皇帝,只有她才足以与他并肩而立,谈论世间经纬、治国方略。唯独她这样的人才是最能陪伴秦奉安,真正与他共度人生、白首偕老。
其他嫔妃,哪怕位分再高,终究都太浅薄,满足于宫廷中的奢华享乐,而无法真正读懂那位年轻帝王的心意。
不过唯有一人,她看不明白——苏斐然。
人人都说宫中最得圣心之人,莫过于琉容华,但她实在是看不出来。人们说得笃定,徐霰雪也只好暂时相信着,但却又弄不明白为什么。
对苏斐然这个人,徐霰雪从心底里不屑一顾。如此粗鄙、失礼、庸俗之人......即便得到圣宠,也不过是皇帝一时猎奇之心所致。或许是苏斐然那跳脱的性子引起了秦奉安的短暂兴趣,甚至让他有些宠爱她,但在徐霰雪眼中,这种宠爱如同主人养宠物般浅薄,取悦于帝王的不过是新奇罢了。等到这种新奇感褪去,苏斐然也终将被皇帝淡忘,被后宫新的宠爱者取而代之。
就像与苏斐然同住一宫的谢芝绮,皇帝对待她也与对苏斐然一般无二。不过谢芝绮虽然顽皮,却天真不谙尘事,倒是比苏斐然那奸诈狡猾的性子讨喜得多。
元宵过后,天气渐渐回暖,京中残雪消融,徐霰雪的心却因即将离京而暗自惆怅。
父亲已定下出京的日期,她原本也该随父返回定国公府,回归那相对